词条 | 克拉科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克拉科夫Krakow波兰南部城市。14—17世纪曾为波兰首都。水陆交通枢纽。工业中心,钢铁工业尤为重要。炼焦化学、建筑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也很发达。设有大学、天文台和博物馆。参见“旅游学”中的“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位于波兰维斯瓦河的上游,有近千年的历史,14—16世纪末曾为波兰首都。名胜古迹丰富,是波兰历史文化珍品的宝库。有建于8—9世纪的瓦维尔王宫;建于10世纪的前罗马建筑风格的圆形大厅;建于1502—1536年文艺复兴风格的瓦维尔城堡和方形王宫;还有克拉科夫旧城广场、苏根尼策市场、国家博物馆、人文博物馆等。参见“地理”中的“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波兰克拉科夫省省会,为波兰第三大城市。位于波兰南部维斯瓦河上游。人口72.29万(1982年)。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以历史名城和文化中心著名。该市是维斯瓦族的故乡。14-16世纪末曾为波兰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波兰唯一未遭严重破坏的城市。市东诺瓦湖塔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炼焦、化学、建筑材料、机械、纺织、食品加工等工业发达。设有中欧最古老的大学——雅盖隆大学(1364年创办),综合工业大学、著名的矿业冶金学院及艺术院校、核子物理研究所等。有天文台、博物馆,还有藏有古代艺术珍品的瓦维尔宫以及城堡、教堂等古迹名胜。1966年起在此定期举行国际艺术展览会。 克拉科夫波兰中世纪古都,文化名城。位于波兰维斯瓦河的上游,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维斯瓦河畔的鞋匠克拉科夫用计杀死恶龙,人们建立城市,取此名以感谢他。10—11世纪之交,曾为主教区。波兰历代国王均在此地的瓦韦尔宫加冕即位。14—16世纪末曾为波兰首都。名胜古迹丰富,是波兰历史文化珍品的宝库。有建于8—9世纪的瓦维尔王宫; 建于10世纪的前罗马建筑风格的圆形大厅; 建于1502—1536年文艺复兴风格的瓦维尔城堡和方形王宫; 克拉科夫旧城广场、苏根尼策市场、国家博物馆、人文博物馆等。 克拉科夫波兰中世纪古都,文化名城。位于波兰维斯瓦河的上游,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维斯瓦河畔的鞋匠克拉科夫用计杀死恶龙,人们建立城市,取此名以感谢他。10—11世纪之交,曾为主教区。波兰历代国王均在此地的瓦韦尔宫加冕即位。14—16世纪末曾为波兰首都。名胜古迹丰富,是波兰历史文化珍品的宝库。有建于8—9世纪的瓦维尔王宫; 建于10世纪的前罗马建筑风格的圆形大厅;建于1502—1536年文艺复兴风格的瓦维尔城堡和方形王宫; 克拉科夫旧城广场、苏根尼策市场、国家博物馆、人文博物馆等。 克拉科夫波兰中世纪古城,文化名城,波兰第3大城市,克拉科夫省省会。位于波兰南部维瓦河上游左岸,距华沙约250km。面积327km2,人口74.4万(1993)。公元10世纪见于史籍。14~17世纪为波兰首都。1609年首都迁往华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唯一没有遭受严重破坏的城市。现为水陆交通枢纽,工业中心。钢铁工业尤为重要。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年产钢及其冶金产品600万t。此外,炼焦、化学、建筑材料、机械、食品加工也很发达。文化教育中心。有12所高等院校,其中有建于1364年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的雅盖隆大学,天文学家哥白尼曾就学于此校,有矿冶研究院和原子物理研究所。设有天文台、博物馆。有60所教堂和13~15世纪古建筑——瓦韦尔宫城堡等名胜古迹。1966年起在此定期举行国际艺术展览会。城西50km处,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所设最大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所在地。约有400万名不同国籍的人在此惨遭杀害。此处现建为奥斯威辛殉难者博物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