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全祖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全祖望1705—1755Quan Zuwang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后中进士,选翰林院吉士。因散馆回乡。从此,绝意仕进,不复外出,以著述授徒为业。曾主讲过浙江蕺山书院和广东端溪书院,但时间都较短。乾隆二十年(1755)终因贫病而死,终年50岁。
全祖望在学术上特别推崇黄宗羲,在史学上受清初史学家万斯同的影响较大。他平生注意搜集宋末及南明史料,留心乡邦文献,曾用10年时间续修黄宗羲的《宋元学案》,还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另著《经史答问》10卷。
全祖望的散文以碑传文居多,并享有盛誉。其内容都是表彰江南一带抗清烈士,文中能较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史料准确可靠,叙事清晰,文字清新流畅,富有感情。如《阳曲傅先生事略》、《厉樊榭墓铭》、《梅花记》都是名篇,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著有《鲒埼亭集》38卷,《外编》50卷,《诗集》10卷。另有《汉书地理志稽疑》6卷,辑补《宋元学案》100卷,《全校水经注》40卷,并补附4卷。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在文学思想上,他注重文以致用,这一点可以说是对韩、柳、欧、王、苏等传统文学理论的继承。他著书立说的目的是总结前代的学术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作为当时社会发展出路的探索。他曾搜集了大量历史文献,写出了许多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志士以及遗民的碑铭传记,目的是为了发扬民族正气。“史学所以经世,非空言著述”,他致力于实学,重视文章内容的表现,不尚空谈,“应酬文字,十九束阁”。他认识到学术不能脱离政治,但不附和统治集团的主观意旨,他看不起当时专搞考证既可避祸又可博高名禄位的考据派,对那些“以闭眉合眼,喔咿嚅唲伺察庙堂意旨随声附和”为不传之秘的义理派更所不屑。他主张不定一尊,对理学和其他各家各派,一律平等看待,没有门户之见。当然,他未能超出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他也只能从儒家思想里去寻求自己的理论依据。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属浙江)人。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回家后,再未出任。曾主讲浙江蕺山、广东端溪书院。全祖望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为清代浙东史学名家。散文创作以传记为主,保存了不少清代人物史料。其文风不拘成法,自然可观。晚年自订其文稿为《鲒埼亭文集》。


全祖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