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角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六角楼

在黄山区(原太平县)甘棠镇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为邑人崔宪捐资建成。原称太宇亭,八角形,故又称八角亭。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将八角亭改建为六角楼。楼为三层砖木结构,高23米,占地65平方米。顶为琉璃葫芦形,檐为釉瓷瓦,檐角悬铃18只,微风吹来,清脆悦耳。楼脊嵌石雕麒麟、天狗、鳌鱼等神兽。上层彩绘游龙蝙蝠花。走廊有朱红木质穿花栏杆,底座为赭色花岗石砌成。底层四周石刻浮雕,有人物、骏马、白鹭、红莲、麻姑采药、太白访友等形象。楼壁绘人物山水,为明代艺术风格。

六角楼

在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甘棠镇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为邑人崔宪捐资建成。原称太宇亭,为八角形,又称八角亭。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将八角亭改建为六角楼。楼为三层砖木结构,高23米,占地65平方米。顶为琉璃葫芦形,檐为釉瓷瓦,檐角悬铃18只,微风吹来,清脆悦耳。楼脊嵌有麒麟、天狗、鳌鱼等神兽。上层彩绘游龙蝙蝠花,走廊有朱红木质穿花栏杆,底座为赭色花岗岩石砌成,底层四周装饰石刻浮雕,有人物、骏马、白鹭、红莲、麻姑采药、太白访友等形象,楼壁绘有人物山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角楼

又名六角亭。在安徽省黄山市城西南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初名太宇亭,明崇祯四年(1613年)重建后,改现名。为宫殿式砖木琉璃瓦建筑。高23米,面积65平方米,三层六角。底层四周青石浮雕17块,上刻有人物、花草、飞禽、走兽,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一、二层呈圆状,长方形砖窗。第三层有木制栏杆围护。有18个楼檐翅角,悬挂18个铜风铃,风吹铃响,悠扬清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