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面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面印一种特殊形状的印章。上为印鼻,有孔可穿带,鼻端刻一小印,其余五面也刻有印文,故称“六面印”。流行于南北朝。明清以后,正方或长方印都刻有印文的也称“六面印”。 六面印Liumianyin一方印章的六个面均刻有印文,故名。六面印呈凸字形,在正方形的印章上凸起一小方形,其侧有孔,可穿绳而佩带,小凸起的平面上刻有印文,加上印章的另外五面印,合为六面印。这种印盛行于魏晋六朝,印中文字多呈瘦长,竖笔长拖,尾端稍尖,亦称“悬针篆”,凿刻而成。印文中将姓名、籍贯、官职等镌刻齐备。 六面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