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典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典型dianxing是艺术形象。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也称典型性格,是艺术家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本质或对社会某些方面进行高度概括。典型是一般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红楼梦》中有400多个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各具性格,具有千差万别的思想、气度和遭遇。从形形色色的人物中,表现出了老爷、太太、小姐、丫鬟、小厮、仆人、村妪、尼姑、道士、帮闲等各个阶级集团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也正如黑尔格所说的,是“这个”。典型问题一直受亚里士多德“类型说”影响,直到黑格尔提出人的性格不是孤立的, 它与历史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可分割等观点后, 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主张, 从而奠定了典型论的基础。 典型是指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根据实际生活,经过艺术加工,高度概括出来的具有鲜明、生动、独特的、个性特征深刻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能显示出 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通常称之为“典型形象”。典型形象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高于实际生活,比实际生活更鲜明、更集中、更具普遍性。在文学作品中,就人物形象而言,有“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形象”之称,就环境与事件而言,又有“典型环境”“典型事件”之称。文学作品中的一般形象,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个性化与概括化相统一的特点,而典型形象则要求高度的个性化与高度的概括化的和谐与统一,要求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既有蕴涵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并产生巨大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因此,典型是衡量文艺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主要标准,典型形象的塑造,是进行文艺创作的中心课题。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典型性格”。作家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又能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的艺术形象。创造典型形象是文艺创作的中心问题之一。典型是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个性是典型的内在特质和外部特征的统一体。是典型赖以存在的基础;典型人物表现出一定时代的人较为一致的行为模式、审美习惯和心理状态。典型性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的塑造密不可分。恩格斯指出作家应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2页)。能否塑造出成功的典型取决于作家对生活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以及所掌握的艺术技巧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