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圣外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内圣外王Neisheng waiwang

庄子后学提倡的一种政治道德理想境界。与圣德王功含义相同。出自《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指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指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意思是内有圣人之法,外施王者之政。后被宋儒汲取并以此标榜。《宋史·邵雍传》:“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邵)雍,议论终目;退而叹曰:‘尧夫(邵雍)内圣外王之学也’”。

内圣外王

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观念。《庄子·天下》:“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似指人生最高理想,即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治化之功。魏晋时郭象曾以“内圣”与“外王”合一来统一“自然”与“名教”,统一儒道学说。后世儒者亦以此为典范。《宋史·邵雍传》:“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议论终日,退而叹曰:‘尧夫(邵雍)内圣外王之学也’。”后多以“内圣外王”概括儒家学说的两方面内容。

内圣外王

庄子后学提出的政治道德命题。与圣德王功含义相同。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庄子·天下》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后学认为,理想人格应既具有圣人之德,又兼施王政,使社会得到治理。但由于这种道术被人们所破坏,内圣者不能外王,外王者不能内圣,故天下学术分裂,社会上祸乱不止。魏晋时郭象曾以名教与“自然”统一论说内圣外王合一,提出所谓“游外冥内”说。他认为圣人既游心于世俗之外,因任自然,与道同往,又不离世俗,弘扬名教。此说为后世儒家所发挥。《宋史·道学传一·邵雍》:“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议论终日,退而叹曰:‘尧夫(邵雍)内圣外王之学也’。”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说。”他们认为孔孟之道主张内修己而外安天下,即为内圣外王之学。后多以“内圣外王”概括儒家学说的两方面内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