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民战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农民战争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革命战争。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战争》19—20世纪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铜版画,1902—1908年作。是从一本描写德国16世纪农民战争的书中叙述领导农民斗争的农妇 “黑安娜” 的故事得到启发而创作的。这组版画由 “耕夫”、“凌辱”、“磨镰刀”、“爆发”、“反抗”、“战场”、“俘虏” 七组构成。其中第一、二幅控诉了在封建地主压迫下农民的贫困命运和悲惨遭遇; 第三幅表现了农民的极度愤怒和不可遏制的战争情绪,刻画的是一个正在磨镰刀的妇女,其满腔怒火的神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心理描绘的杰作;第四、五幅描绘像潮水一样的武装群众展开了向敌人的进攻; 第六幅以低沉的调子表现了一位妇女提灯来寻找她死去的亲人的尸体; 最后一幅是尾声,画面上一群人被捆了起来,但是从他们那射着仇恨火焰的目光中,人们可以感到斗争没有结束,他们将继续奋斗、直至胜利。组画采用的是凹雕形式,技艺完善,是一组反映农民战争的艺术杰作。 《农民战争》19—20世纪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铜版画,1902—1908年作。是从一本描写德国16世纪农民战争的书中叙述领导农民斗争的农妇“黑安娜”的故事得到启发而创作的。这组版画由“耕夫”、“凌辱”、“磨镰刀”、“爆发”、“反抗”、“战场”、“俘虏”七组构成。其中第一、二幅控诉了在封建地主压迫下农民的贫困命运和悲惨遭遇;第三幅表现了农民的极度愤怒和不可遏制的战争情绪,刻画的是一个正在磨镰刀的妇女,其满腔怒火的神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心理描绘的杰作;第四、五幅描绘像潮水一样的武装群众展开了向敌人的进攻;第六幅以低沉的调子表现了一位妇女提灯来寻找她死去的亲人的尸体;最后一幅是尾声,画面上一群人被捆了起来,但是从他们那射着仇恨火焰的目光中,人们可以感到斗争没有结束,他们将继续奋斗、直至胜利。组画采用的是凹雕形式,技艺完善,是一组反映农民战争的艺术杰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