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冯定1902—1983

中国现代哲学家、伦理学家。浙江宁波人。早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学校,二十年代中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由党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从事地下党的宣传文化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皖南军部宣教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淮北区党委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马列学院一分院副院长。1957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校党委副书记,1977年后任哲学系主任、副校长及校顾问。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第五届常委。曾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顾问、全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等职。著有《青年应当怎样修养》、《共产主义人生观》、《人生漫谈》、《冯定文集》等。冯定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他认为,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道德观,一种是“人上人”的道德观,即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另一种是“人下人”的道德观,即普通群众的道德观。长期以来,“人上人”的道德观居统治地位。现在我们要建立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即是代表普通大众的。剥削阶级的道德标准和无产阶级的道德标准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前者以个人主义思想为主导,后者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主导。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往往发生矛盾,这就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上,人首先必须吃、穿、住,但关心物质生活要跳出个人的圈子,为整个社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着想,同时,人还要有崇高而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充分显示“人是有思想的”这个特点。关于人生的自由与必然,他认为,人的自由即在于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没有什么绝对的自由。在人生的意义问题上,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把它投入到社会发展和历史发展的无限过程中去,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环节,才会获得无限的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