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骥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冯骥才1942—Feng Jicai

当代小说家。祖籍浙江省慈溪县,生于天津市。“文化大革命”中开始文学创作。1977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后相继发表短篇小说《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篇小说《啊!》、《铺花的歧路》、《神鞭》、长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等。小说集有《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冯骥才的创作路子较宽。他追求题材、内容、形式、手法的多样化。他的创作题材较广泛,体裁也不拘一格,手法随机应变。他既写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写当代的现实问题,既写男人的辫子,也写女人的小脚,既写旧时代的民情风俗,也写新时代的人情世故,既写严肃小说,也写通俗小说。同时笔法多变,写实、白描、荒诞、象征、寓言、幽默等多种手段灵活运用。
冯骥才着意于披露人物的灵魂世界。这是他小说艺术的重要特色。他的几篇力作都突出地体现着这种特点。他的《雕花烟斗》写一个画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剥夺绘画权利,只好以雕刻烟斗来寄托对艺术的追求的心灵状态。《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描写一对知识分子恩爱夫妻在世俗环境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的不幸,实质上也着意于美丑灵魂的披露与褒贬。《啊!》着重表现历史所研究员吴仲义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一封写给哥哥的家信失踪,而造成的灵魂磨难和精神苦痛。刻画灵魂,歌颂真、善、美的灵魂,鞭挞假、丑、恶的灵魂,是冯骥才小说创作的独异点。
冯骥才小说创作的另一独异点在于追求“津味儿”。他熟知并长于表现天津地区的市井风俗。如写傻二的祖传神辫功的变革史的《神鞭》,即以突出展现清末天津卫的市井风俗为显著特色。他的语言也富于“津味儿”。

冯骥才1942~

当代小说家。原籍浙江慈溪县,生于天津。1960年高中毕业后,被选为天津市篮球队员,后因受伤调市里从事绘画创作,曾任美术教员。1962年开始发表小说。1977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一举成名。1980年发表的《啊》,描写了文革动乱中一些知识分子的坎坷经历,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1979年发表的《雕花烟斗》,剖析了一位老画家囿于世俗观念的心态,刻画了一位老花农的美好心灵,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又发表了《神鞭》,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此前后发表的重要作品还有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爱之上》、《雾中人》、《斗寒图》、《阴阳八卦》、《三寸金莲》、《走进暴风雨》,长篇小说《神灯前传》,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作品。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往往在诙谐的氛围中隐藏着严肃的主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