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宝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宝寨位于重庆市忠县东九十华里许,为一座孤峰寨楼。据忠州府志记载,此寨于乾隆 (1736~1795年)创建时,只在山顶建有高楼,通过凿石穿孔,将铁索贯于石壁,攀登而上。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又集资更新旧制,聘请能工巧匠,依山修建了十二层亭楼,楼冠山巅。这十二层楼阁由两部分组成,其下是九层附崖建筑,面阔依次递减收缩,进深逐层后退,紧紧嵌固于崖壁之上。山顶再接建三层亭台,冲破子石边际,直插青空。上上下下一气呵成,层累接云。诗云:“巍然巨石如悬巉,壁立崖峭千万丈,四面无路可攀援,层楼飞阁梯云上”,便是石宝寨的真实写照。 石宝寨位于县城东四十五公里长江北岸的玉印山上。此山孤峰拔地而起,四壁如削,形似玉印,故名。清代诗人张问陶《石宝砦》诗有“孑孑石宝砦,屹立江水东。天作百丈台,秀削疑人工”之咏。石宝寨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嘉庆、咸丰年间曾两度大修,1949年以来又有所扩建,遂成今日规模。寨为十二层木结构塔式楼阁,依山取势建筑。木石相衔,层层叠叠。缘山而上,楼冠山巅,通高56米,游人可盘旋登顶。主要建筑有寨门、寨身层楼、观音飞阁、望江台、魁星阁、汉砖壁、绀宇宫等。登塔顶远眺,长江水天茫茫,百舸争流,苍松翠柏在陡峭绝壁中斜倚侧出,宛似天然盆景,更添情趣。 石宝寨古建筑。在忠县东的长江下游北岸,从万县市溯江而上约50千米。孤峰突起,巨石凌空,形若玉印,故又称玉印山。山下溪流环绕,山上松竹苍翠,四时游人不绝。由寨门、寨身层楼及寨顶古刹三部分组成。寨门为一砖石结构建筑,山门上方题有瓷嵌 “小蓬莱” 三字。寨中楼阁九层(1956年维修时又增建楼阁三层,共十二层,通高56米),建于清嘉庆年间,四角三方,自底至顶,紧衔山巅。高50余米,为登山唯一路径。阁内每层石壁上均有题咏。山顶为一平坦石坝,广约1200余平方米,有古庙,名天子殿,共三重,康熙、乾隆年间修建,是寨的最高点,海拔230米。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宝寨在四川省忠县城东40余公里的长江北岸。孤峰突起,四周如削,传为女娲补天所遗之石,故名。又因形同玉印称玉印山。寨紧贴峰崖,由寨门、寨身层楼、寨顶古刹三部分组成。寨楼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共九层。1956年维修时增建三层,共十二层,通高56米。重檐高耸,宏伟壮观。寨门为砖石结构,门上题“小蓬莱”三字。山顶古庙,原名天子殿,创建于清乾隆初年,咸丰时重修后改为绀雨宫。宫分三殿。正殿内有“张飞义释严颜”塑像和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塑像。宫前后各有一洞,均有奇趣的传说故事。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