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凯拉萨神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凯拉萨神庙印度中世纪印度教神庙建筑,埃洛拉石窟第16窟。位于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埃洛拉石窟群的中央,开凿于757—790年前后。相传为拉什特拉库塔国王克利希那一世敕建,巴德格的建筑师巴拉姆希瓦尔·塔克谢格设计。整个神庙的所有构件和装饰细节,都是山坡上一整块巨大的天然花岗岩切削雕镂而成的。据估计,开凿此窟共移走岩石20万吨。神庙庭院纵深84米,宽47米,后壁垂直高度33米。该神庙由门楼(瞿布罗)、祠堂(小曼达波)、前殿(大曼达波)和主殿(维摩那)四个基本单元组成。其中祠堂内供奉着印度教大神湿婆的坐骑公牛南迪,前殿是由4根一组的16根列柱支撑的会堂,主殿的角锥塔正下方是供奉湿婆林伽(男根)的密室。另外在前殿的两侧各有一座凸出的门廊; 庭院周围绕一圈甬道; 侧壁上有凿出的列柱回廊等。整个神庙规模宏大,设计复杂,各种雕刻及装饰雄峻华丽,被誉为“雕刻的建筑”和“岩石的史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