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坤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坤一1830—1902

清末大臣、湘军将领。廪生出身。咸丰五年(1855年)率团练在湖南与太平军作战。次年随刘长佑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镇压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年)任江西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擢广西总督。光绪五年(1879年)调任两江总督。后又帮办海防军军务。中日甲午战争时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驻山海关,节制关内外陆军百余营,辽河一战全军溃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八(1900年6月14日),回任两江总督,在英、美、法帝国主义阴谋策划下搞“中外互保”(即东南互保)。五月三十日(6月26日)与盛宣怀代表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章程》等文件,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使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阻止义和团运动向南发展,镇压人民反帝斗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与张之洞连上三疏请求变法,提出育才兴学,整顿变通朝政,兼采新法,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策划者之一。次年病死。旋加太子太保。著作有《刘坤一遗集》。

刘坤一1830—1902

清末湘军将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1855年率团练镇压湖南人民的抗清起义。1856年后在江西、湖南、广西镇压太平军,累迁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1875年调两广总督。1879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94年任钦差大臣,督军对日作战,溃败。1900年两江总督任内参与策划东南互保。有《刘坤一遗集》。

刘坤一1830~1920

字岘庄。新宁人。廪生。曾任教谕,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义。1855年(咸丰五年)在家乡举办团练,旋入湘军在湖南与太平军作战,此后转战赣、湘、桂等省,因功授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等职。太平天国失败后、继续参与镇压太平军余部、平定斋教、堵截捻军。1875年(光绪元年)升任两广总督。1879年调两江总督。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任钦差大臣,驻山海关节制关内外陆军百余营。辽河一战,全军溃败。议和停战令下,派员赴台支持抗战。1895年强学会成立,他表示支持,并捐金列名入会。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与张之洞等倡“东南互保”。1901年又与张联上三疏,请求变法,被称为“江楚三折”。多为清廷采纳。著有《刘坤一集》。

刘坤一1830—1902

清朝将领。字岘庄。新宁人。咸丰五年 (1855),以廪生领乡团从官军在湖南与太平军作战。次年随刘长佑援江西,此后转战于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累升至知府。十一年,败太平军石达开部于融县,授广东按察使。同治元年 (1862),迁广西布政使。三年,俘杀广西起义军首领黄鼎凤,攻占浔州。四年,擢江西巡抚。光绪元年 (1875),擢两广总督。五年,调任两江总督。六年,俄国交还伊犁时借端要挟,应诏筹议御俄之策。七年,召京,开缺。十六年,复授两江总督。次年,奉命帮办海军事务。二十年,兼署江宁将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旅顺失陷后,入京任钦差大臣,驻山海关,督关内外诸军100余营抵御日军。二十一年春,前敌诸军在关外海城、牛庄溃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回两江总督任。二十四年戊戌变法期间,奏以改练洋操,添设学堂为当务之急。因拒行新政,被光绪帝申饬。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犯天津、北京,他偕张之洞与各国领事订《东南互保章程》。同年,镇压安徽、江苏自立军起义。二十八年死。著作辑入《刘坤一遗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