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熙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熙载

清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谈文论艺之作,于作家作品的评定、文学形式的流变及艺术特点的阐发诸方面,时有卓见。也能诗词,有《昨非集》。参见“美学”中的“刘熙载”。


刘熙载

清文艺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认为艺术作品是作家情感受外物感发产生的,应具有个性和独创性。主张情与景高度统一,以达到至美的艺术境界。同时作品应是“一”与“不一”的统一。艺术形象既要“空诸所有”,又要“包诸所有”,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著有《艺概》、《昨非集》等。参见“艺概”及“文学”中的“刘熙载”。

刘熙载1813—1881

字伯简,一字融斋,江苏兴化人。其论艺著作有《游艺约言》、《艺概》。“六经,文之范围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作为广义的文学概念的内涵;“文,心学也,”在一定意义上概括了中国文学的表现主义特质;“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生焉”,指出了创作发生于心物交感;“按实肖象易,凭虚构象难,能构象,象乃生生不穷矣”,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两种基本方法;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说明艺术真实是“真”“幻”统一;文“与时为消息”,注意到文学与社会、时代的关系等等,辩证的方法是贯穿在刘氏文艺理论中的一大特色。如论文法:“法以去弊,亦易生弊”;论用典:“善文者满纸用事,未尝不空诸所有;满纸不用事,未尝不包诸所有”;论通变:“善用古者能变古,以其无所不包,故能无所不扫”;论艺术手法,提出一系列相反相成的艺术范畴,如深浅、重轻、劲婉、直曲、奇正、空实、抑扬、开合、工易、宽紧、断续、淡丽等。他的理论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包括古代散文美学在内,是带有总结性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