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刚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刚毅1837—1900

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慈禧太后宠臣。历任江西按察使,山西、江苏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以附合主战派言论任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间(1900年初),与军机大臣荣禄等支持慈禧太后,企图废黜光绪皇帝,立溥俊为“大阿哥”(即皇太子)。义和团运动发展至京津时,奉命到涿州一带“劝导”、“晓喻”义和团,企图令义和团自行解散。后慈禧太后表示招抚义和团时,他又主张利用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随慈禧太后西逃。途中死于山西侯马镇。

刚毅Gangyi

在困难面前和险恶环境中不屈服。表明人的品行和道德面貌的一种道德品质, 这种品质的特点是大胆、坚强、忍耐、舍己精神和自尊心。它表现为人能在危险和复杂的场合果断地和最合理地行动,表现为人善于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去达到目的,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能忍耐,必要时甚至作出自我牺牲。虽然刚毅是一个人的一种特殊意志的属性, 通常也同人的心理特点联系在一起。但在道德意识史上,刚毅永远有特定的社会意义。它不是某一个阶级所独有,各个阶级都提倡和需要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刚毅品格, 因为它表现为一定的坚定性和顽强性, 对于巩固一阶级的地位和完成一定阶级利益的任务都是需要的。例如,奴隶制社会的思想家柏拉图把刚毅解释为 “军人阶层特有的一种品质”。对于刚毅的这种解释一直保存到封建社会,在这里它被理解为骑士的美德,用以保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只有共产主义道德才赋予刚毅的概念以真正的道德意义, 共产主义道德利用它来评价任何一个人相应的举动, 而不依赖于他的社会地位和他的任何生活领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需要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而且这种品质只能是一点一滴地逐步培养。刚毅被共产主义道德看作表现英勇精神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品质。

刚毅

刚强、正直、坚韧不拔的个性品德。是坚定的道德信念、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结晶,具有较稳定的道德价值。

刚毅

一种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作为道德品质,其特点是勇敢、刚直、顽强、忍耐、强烈的自尊心和毅力。作为性格,表现为坚定性和顽强性。具有刚毅这种品质和性格的人,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气馁,在危险和复杂的场合能够勇猛果断地行动,善于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完成他面临的任务,在必要时甚至作出自我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推进和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需要人们具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刚毅品质和性格。老年人由于体质不强,会遇到很多困难,除了家人和同志给予帮助外,老人自身也要注意培养刚毅的性格,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刚毅

刚强坚毅。一种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和性格。它与怯懦、温驯、优柔寡断、迟疑不决、自暴自弃等相对立。刚毅的特点是:为人处世刚强正直,自尊心强烈,意志顽强持久,行动坚决果敢。刚毅历来被人们当作一种优良的品性看待。各个阶级都把刚毅作为完成自身事业的一种伦理要求加以倡导,并作为青少年教育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需要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具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刚毅品性,从而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前进。就个人而言,养成刚毅的品性,就会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怕困难和挫折,坚定不移、百折不回地去实现正确的目标,使事业有成,为社会做出贡献。

刚毅1837—1900

字子良,镶蓝旗满洲人。初以翻译生取中笔帖式,迁刑部郎中。以平反杨乃武案受奖。外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光绪二十年 (1894) 内用为军机大臣。二十二年擢工部尚书。次年调刑部尚书。二十四年补正红旗蒙古都统,调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同年戊戌政变,力主废黜光绪皇帝,并罢新政,为慈禧太后宠信。后支持荣禄等立溥㑺为大阿哥(即皇储)。义和团运动时,力主借用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以实现废立。八国联军陷京师,随慈禧西逃,卒于山西。被追夺官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