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创造教育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创造教育以开发人的智能、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是创造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为创造而学习,在创造中学习是当代教育思潮之一。创造教育开始于美国,1939年,通用电器公司为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开设《创造工程》课程,研究发明创造的思维过程和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创造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创造教育Chuangzao jiaoyu创造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专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193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创《创造工程》课程,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创造出来的。比如,它不研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而是研究发明电灯的思维过程和规律。20世纪30年代,中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在育才学校设立了《育才创造奖金》,发表了《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步吧!”他搞了许多创造教学实验和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普遍地受到重视,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研究知识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收集与整理情报资料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假设与实验的能力、写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计划与组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志趣、情感与毅力等;提倡发现学习和发明学习;实施科学和艺术结合的教育。其主要形式:❶实行英才教育,选拔出类拔萃的青少年,重点培养。
创造教育相对“传统教育”而言。要求通过教育活动开发高智力和高创造力两者皆备的创造型人才。主要内容包括:注意学生发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技能的开发提高,实施开放型、启发式教育,实施多层次、多角度的包括英才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内的不同的科学教育方法,用创造性的学校管理、有创造性的教师,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推广创造教育不但是创造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