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利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利润lirun

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资本家出售商品后得到的价格总额超过其预付资本量的余额。这个余额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转化为利润。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过程中耗费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即c+v+m。c+v是资本家的所费资本,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如果用k表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就是k+m。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但这时它表现为价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因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消失了。在资本家看来,这个价值增加额不仅是由所费资本带来的,而且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这时,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成本价格加利润,即k+p。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使资本各个部分的不同作用,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被掩盖了。
在剩余价值和利润二者的关系中,前者是本质,后者是现象,但它们在量上是相等的。到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利润的多少仅仅同资本的多少成比例关系,而同劳动量的多少不发生比例关系。这样,就造成利润是资本的产物,与劳动无关的假象,进一步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利润包括产业资本家获得的产业利润和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除了使用自有资本之外,还大量使用借入资本。借贷资本对职能资本所起的作用在日益增大。由于使用借入资本要支付利息,所以产业利润或商业利润又会在量上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在农业中,由于存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大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地租。所以,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利润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在出售商品后所得到的超过预付资本的余额。是可变资本的产物。由于在形式上表现为是垫支的全部资本产生的,故在资本家的观念上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转化为利润。


利润

见“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利润”。

利润profits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部分组成。营业利润(即销售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指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与各种流转税和附加税费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为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为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企业的利润按照国家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利润

公司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经营成果。

利润

商品价值W扣除C、V及流转税金并加减营业外收支后的余额,它是剩余产品价值的部分转化形式。1998年中国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利润总额1994年706.05亿元,1995年630.48亿元,1996年368.51亿元,1997年295.72亿元,1998年342.53亿元。净利润1994年440.40亿元,1995年361.77亿元,1996年132.95亿元,1997年53.63亿元,1998年61.23亿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