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前店后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前店后厂一种传统的企业和商业经营模式。在小商品经济中,小业主的生产规模很小,产品销售以本地市场为主,因而往往将临街的房间作为店铺,里间则作为制作工场,如此集生产与销售于一身,形成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澳门许多行业迄今还保留这种经营模式,如制鞋店业、家具店业、糕饼店业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澳门的制造业在劳工短缺、电费昂贵、工资增加、原料和产品运输费用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压力下,陆续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及生产线转移到邻近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管理系统则往往留在澳门,形成跨地域的分工新格局。人们把这种分工格局成为“前店后厂”模式。80年代末,澳门许多工业,包括服装、玩具、纺织、塑胶、电子等,纷纷向中国内地转移,把接获的海外订单拿到内地进行生产,澳门提供经销、采购、设计、保险、融资、运销、仓储、信息等服务。这种前店后厂模式建立在粤澳工业互补的基础上,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