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加拿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加拿大Jianada

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邻美国,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接,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 (丹麦) 相望,面积997.06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海岸线全长约20000公里,人口2550万,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3人,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全境地貌大致可分三区: 东部为高原低山区,哈得孙湾深入内陆; 在圣劳伦斯河东南部属阿巴拉契亚山的延伸部分;圣劳伦斯河谷地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中部为平原区,包括哈得孙湾沿岸平原、加拿大高平原,是一片湖泊成群的平原,还有西部山麓的高平原,又通称大草原。西部科迪勒拉山区,包括落基山、海岸山、喀斯喀特山以及山间的高原等。加拿大有1/2领土在北纬60°以北,冬季严寒,夏季温凉,苔原面积占领土的1/3,针叶林覆盖领土的2/5。平原南部气候较温和,为农业区。大部分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沿海受暖流影响,降水多,温和湿润; 中部冬夏温差大,降水少; 东部受寒流影响气温比西部低,降水多于中部。大部地区有积雪。
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中镍、钴、钼、锌、铅、铜、钛、银、金、铂、铀、石棉、石油等更为突出。多分布在哈得孙湾以南的高平原 (劳伦高地) 以及西部山地区。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工农业都较发达,主要工业部门为采矿、汽车、机械制造、食品、冶金、化学、造纸等,矿产品、纸浆和新闻纸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5%。农产品的商品性很高,小麦、大麦、黑麦的出口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油菜籽、玉米、豆类、亚麻、马铃薯、甜菜等。畜牧业在农业中具有重要意义,东部乳用养畜业,西部多为牧场养畜业。渔业发达,东部及西部沿海、哈得孙湾、内陆河湖均有渔场,其中纽芬兰岛附近为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鳕、鲑、大比目鱼、鲱等。加拿大经济对国外的依赖程度大,出口汽车、原油、小麦、纸浆、木材、矿产品、面粉等;进口各种车辆、机器、石油产品、电气设备等。
首都渥太华,为铁路交通枢纽和河港,轻工业发达。蒙特利尔为主要工业中心和最大港口,全国第二大城市,多伦多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市北100多公里的格雷文赫斯特,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乡。魁北克为河运与海运交点,工业有造船、皮革、纸张、食品等。温哥华为太平洋沿岸的著名港口,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为加拿大西部的运输贸易和工业中心。

加拿大Jianada

位于北美大陆北部,北濒北冰洋,东西分别临大西洋、太平洋,东北隔巴芬湾同格陵兰(丹麦)相望,西北和南面与美国接壤。面积997.0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2万公里。原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居住地,16世纪后,法、英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763年为英国独占,1867年成为英国自治领,1926年获得完全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人口2 650万,集中在南部与美国交界地带。居民以英裔和法裔为主,分别占总人口的40%和27%,而原住居民仅占5%。居民多信天主教或基督教。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魁北克为法语省。东部主要为低高原、低山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哈得孙湾深入内部;中部为平原;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北部为北极群岛区。除北部极地区域为寒带苔原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西部沿海地区温和湿润,年均降水量2 400—2 700毫米;中部内陆地区冬夏温差大,年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东部地区温度比西部低,年均降水量1 000—1 400毫米。冬季绝大部分地区有积雪。河湖众多,富水力资源。东西两岸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林地占全境的35%,主要出产松、杉等林木。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储量丰富,其中居世界前列的有锌、银、镉、钛铁矿、硫、钾盐、石棉及镍、钨、铼、硒等。矿产资源多分布在哈得孙湾周围。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在西部大平原区。矿产资源的开采多集中在南部地区。加拿大工农业都比较发达。许多工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居突出地位。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动能、机械和钢铁消费量居世界前列。经济的主要部门受外国资本控制,大量生产和出口原料、半成品,是世界最大的原料净出口国之一,主要有纸、纸浆、钢铁、镍、铜、铅锌、黄金、铂、石棉、钾盐、铀、石油、天然气等。工业以造纸、运输设备制造、冶金最为发达,其次为石油化工。轻工业不够发达,以纺织、食品为主。加拿大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都很高,以生产小麦为主,还有燕麦、大麦、玉米等,畜牧业和渔业也很发达。铁路总长9万多公里,多位于国土南缘,主要为东西方向。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南部的东西狭长地带,以五大湖——圣劳伦斯河地区为经济核心区,全国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是工业、商业、金融中心;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首都渥太华。西南部的温尼伯扼守东西交通要道,为草原区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储运地。太平洋沿岸的温哥华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和通往东方的门户,港口终年不冻。

加拿大

加拿大

曾序勇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32开,290页。本书收入“各国手册丛书”。

加拿大Canada

北美洲北部国家。北滨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与南面毗连美国。面积997061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人口2596万(1987年),英国移民后裔占45%,法国移民后裔占29%,土著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仅占1.4%。大部分信基督教或天主教。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首都渥太华。东部为高原低山区,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哈得孙湾深入内陆。中部是平原。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凉,苔原占1/3,针叶林覆盖2/5;平原南部草原带气候比较温和,为主要农业区。多河流、湖泊,水力资源丰富。镍、钼、锌、铅、铜、金、铂、铀、石棉、钾盐等矿产均居世界前列。16世纪后法、英相继侵入。1763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867年成为英国自治领。1926年取得在英联邦内的完全独立。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占主导地位,有采矿、汽车、机器和电机、食品、冶金、化学、造纸等部门,主要集中在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矿产品、纸浆和新闻纸的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草原带盛产小麦,人均谷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输出汽车、金属矿砂、原油、铝合金、纸浆、纸张、小麦、木材等。输入机械设备、钢材、轻工产品等。

加拿大

面积995.67万平方公里。人口2550万。英裔居民占40.2%,法裔居民占26.7%,其次是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等欧洲后裔。土著人约130万,占全国人口的5%左右。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47.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41.2%的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是渥太华。位于北美洲的北半部。东临大西洋,南界美国,西濒太平洋,北靠北冰洋。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洲接壤,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海岸线长有2万公里。气候除北部极地为寒带草原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为丘陵地带,气温稍低。年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 南部是与美国接壤的大湖口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中。西部科迪勒拉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2400~2700毫米; 中部为平原区,冬夏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250~500毫米; 北部一年仅两、三个月温度在0℃以上。西部洛基山脉多海拔4000米以上高峰,最高的洛根峰海拔5951米。主要河流有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马更些河,马更些河为加拿大最大河流,全长为4241公里。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一半。著名湖泊有大熊湖、大奴湖、安大略湖以及休伦湖等。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加拿大

北美洲北部国家。1926年获得外交上的独立。193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海岸线长2万多km,陆界线长8892km。面积997.061万km2,居世界第2位。人口2980万(1996年1月)。其中英裔居民约占42%,法裔居民约占26.7%,土著人占全国人口5%,华人约100万人。首都渥太华。1970年10月13日与中国建交。国土的主体是波状起伏的低高原和平原低地。海拔不足500m的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500~1000m的约占28%。山地主要分布在周缘,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21%。国土中、东部是劳伦琴低高原,面积约占全国50%。中部平原区介于劳伦琴低高原与落基山脉山麓之间,面积约占全国18%。西部是北美科迪勒拉山系的组成部分。南北伸展1900km,东西宽500~800km。包括东、西两列高大山带和宽广的山间高原。东部山带以落基山为主体,至少有30个山峰海拔在3000m以上。西部山带中的洛根山海拔6062m,为加拿大第1高峰。北极群岛属大陆岛,冰期后海面上升,与大陆分离,总面积约130万km2。马更些河长4241km,流域面积181万km2,为全国最大河流。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北极群岛和北部沿岸地带属极地苔原气候,约占国土面积1/4。1月平均气温低于-18℃,7月气温不超过10℃。年降水量250mm左右。极地苔原区以南,占全国总面积1/2的地区,属副极地大陆性气候,2月绝对最低气温可达-62.8℃,7月平均气温可达18℃,年降水量300~750mm。太平洋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7月不超过16℃,年降水量达2000~3000mm。东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大湖—圣劳伦斯低地,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冬季气温一般在0℃以下,7月平均气温16~24℃,年降水量800~1400mm。加是西方7大工业化国家之一。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8884亿加元。199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5万加元。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1997年国民收入6647亿加元。1998年平均汇率:1美元=1.484加元。矿产有60余种。镍、锌、铂、石棉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铀、金、镉、铋、石膏居世界第2位。森林覆盖面积达440万km2,产材林面积286万km2,分别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72.3亿m3。领土面积中有75万km2由淡水覆盖,占世界淡水面积的15%。1997年制造业总产值1220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7%;从业人员216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5.5%。建筑业总产值390.64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从业人员74.7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5.3%。1996年农、林、渔业总产值174.27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2%;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16%,其中已耕地面积约6800万hm2,占全国土地面积8%。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2%。渔业发达,75%的渔产品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产品出口国。1996年服务业产值为3362亿加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2%。从业人员为99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66%。旅游业是重要外汇收入来源,收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4%。1995年旅游外汇收入达117亿加元。全国有60万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1996年接待外国游客5637.1万人次。1994年全国铁路总长95670km。1995年客运量1.74亿人次,货运量62.3亿t。全国公路总长87.9万km。横贯加拿大的高速公路长7725km,是全世界最长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圣·劳伦斯运河深水航道全长3769km,是全世界最长的运河。全加共有25个大深水港和650个小港口。最大港口是温哥华港,年吞吐量达7000万t。1988年沿海及内陆港口抵离商船61118艘。总注册吨位2.87亿t,货运量3.89亿t。有商业飞机约4500架,经过核准的机场共886个,主要机场68个。1996年客运量约2300万人次,货运量约40.59万t。另有输送石油、天然气及水的管道总长196000km,是世界第2长的管道系统。普及中小学教育。1997/1998年度全国直接用于教育的经费约593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3%左右。1997/1998年度有中小学校16465所,学生504万人;社区学院206所,学生44万人;大学76所,学生82万人。加拿大2005年1月人口3207.88万。国庆日7月1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2933亿加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316加元。通货膨胀率2.4%。失业率7.2%。2004年工业、农牧业、服务业、旅游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1.9%、55.5%、1.87%(2003)。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