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南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京南堂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天主教堂。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内。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始建。清顺治七年 (1650),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因修历法有功,清朝廷赏赐金1,000两、用来重修该堂。后为区别于北堂,改称南堂。康熙、乾隆年间屡经焚毁和地震破坏,一再修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传教士向清政府索还南堂,很快重新开放。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现堂系1902年重建,两年后落成。原堂建筑除大堂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传教人员住所等。教堂长40米,高15米,西墙上铁十字架高4米,系明代旧堂遗物。堂顶呈拱形。堂正面有精致砖雕,彩色玻璃镶嵌门窗。院内存有古碑,记载利玛窦、汤若望事迹及建堂史。现该堂为中国天主教北京主教座堂。 北京南堂中国天主教教堂。位于北京宣武门内。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建。1605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又将该堂改建,后被焚毁,再重建,1900年又被义和团烧毁。1928年又重建。该堂长40 m,高15 m,堂内铁十字架高4 m。现为中国天主教北京主教座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