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牛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千牛卫唐代侍卫军名。《旧唐书·职官志三》: “左右千牛卫: 〔宋,谢绰 《拾遗》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刀也。后魏有千牛备身,取《庄子》庖刀解牛之义,后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备身20人,掌供御弓箭,备身60人,掌宿卫侍从。炀帝置备身府,皇家 (唐朝) 改为千牛府。龙朔为左右奉宸卫,神龙复为千牛卫〕。大将军各1员,(正三品); 将军各2员,(从三品); 中郎将各2人,(正四品下)。千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统其曹务。凡千牛备身左右,执弓箭以宿卫,主仗守戎服器物。凡受朝之日,则领备身左右升殿,而侍列于御坐之左右。凡亲射于射宫,则将军率其属以从。凡千牛备身之考课、赐会及禄秩之升降,同京职事官同制。中郎将升殿侍奉。凡侍奉,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禁摇头举手以相招召者。若有口敕,通事舍人承受传声阶下而不闻者,中郎将宣之。长史、录事参军、兵胄2曹参军、司阶各2人,(正六品上); 中候各3人,司戈各5人,执戟5人,千牛备身12人,备身各2人。” 千牛卫辽官名。辽沿袭北魏,北齐、北周而设,领北、南二府禁卫,故又有左、右千牛卫之称。官职为千牛、千牛备身。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