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盛顿会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42 华盛顿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于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美、日、法、意、葡、比、荷、中九国。签订了三个条约: (1)英、美、日、法《四国公约》,取代“英日同盟”; (2) 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协定》,规定五国主力舰和巡洋舰的吨位比例是5:5:3:1.75:1.75; (3)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公约》,承认中国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宣布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各国“机会均等”的原则。此后,日、美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加剧。

华盛顿会议Huashengdun huiyi

又称太平洋会议,是帝国主义国家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及势力范围进行再瓜分的一次会议。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列强之间仍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其中美日、美英之间的争夺尤为激烈。美、日、英三国为了争霸,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试图通过外交途径限制对手,拆散英、日同盟,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夺取更多的权益。1921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向有关国家发出邀请。同年11月12日至翌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葡、比、荷、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正式议程是限制海军军备及远东、太平洋问题; 目的是想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国家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其在远东特别是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会议的组织机构,除大会外,还设有由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及由与会九国代表组成的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操纵会议的是美国国务卿休斯、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和日本海相加藤友三郎, 美国在会上居主导地位。会议经过激烈争吵, 通过了7项条约和多项决议案,主要内容有3项:❶美、英、日、法 《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公约》,规定缔约各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地区内岛屿属地与岛屿领地的权利, 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条约即终止。
❷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为, 美、英各52.5万吨,日31.5万吨, 法、意各17.5万吨, 即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依次为5:5:3: 1.75: 1.75。
❸与会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但对中国向会议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和势力范围、废除外国在华租借地、撤退外国在华军警、恢复中国关税自主等要求,一概未予解决。公约的核心是确认了美国提出的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的侵略原则, 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从而完成了帝国主义列强按照新的实力对比在一战后建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华盛顿会议Huashengdunhuiyi

帝国主义国家调整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对殖民地及势力范围进行再瓜分的会议。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日益突出。美、日、英三国展开激烈争夺。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1月12日至翌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葡、比、荷、中9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讨论远东太平洋问题。各列强企图通过外交途径限制对手,夺取更多权益。列入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各国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特别是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操纵会议的是美国国务卿休斯、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和日本海相加藤友三郎,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居主导地位。经过近三个月的激烈争吵,会议主要通过3项条约:❶美、英、日、法《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公约》,规定缔约国相互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地区内岛屿属地与领地的权利,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即行废止。
❷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海条》,规定五国主力舰吨位的限额分别为美、英各52.5万吨,日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
❸《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认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继续保留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和种种特权,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秩序,从而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体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