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431 南社

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发起者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柳亚子自始至终领导社事,实为南社主要代表作家。1909年11月13日成立,1923年解体,活动中心在上海。以后又有新南社、南社湘集、南社闽集等组织。机关刊物为《南社丛刻》(简称《南社》),分文录、诗录、词录,专收社员作品,不定期出版,共刊行22集,还曾刊行《白门悲秋集》、《南社小说集》2本增刊。柳亚子又曾将《南社丛刻》中全部诗词,以人为类重新编排,出版《南社诗集》和 《南社词集》。

南社nanshe

近代文学团体。最初酝酿于1907年,正式成立于1909年,1923年解体,后又有新南社等组织继之,前后延续30余年。初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后发展至千余人。主要发起人多是同盟会会员,如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南社组织庞大、成员众多、品质复杂,没有严密的纪律要求,也没有明确的革命性纲领,只以文学鼓吹革命为宗旨,提倡“气节”和“国魂”,反对清王朝及军阀统治,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南社文学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小说,办有刊物《南社》。以辛亥革命为界,其前主题多批判清统治,倾诉爱国之情,呼民主、责专制,号召人民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奋起,风格慷慨豪放。其后主题转而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斥责袁世凯的称帝丑剧,抒发理想破灭的悲哀,风格愤郁低沉。南社成员的具体文学主张很不一致。主要作家有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马君武、宁调元、周实、吴梅等。其中当推柳亚子成就最高且始终坚持革命立场。柳亚子推崇辛弃疾、明末陈子龙等人,反对晚清占文坛主导地位的同光体、常州词派和桐城派。他的诗清新朴实,为南社少有的始终随中国革命前进的爱国诗人。

南社Nanshe

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由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发起。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南社1909年成立于苏州。活动中心在上海。早期社员多为同盟会会员,以后社员总数多达千余人。1923年南社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南社的主要作家,有柳亚子、高旭、陈去病、苏曼殊、马君武、宁调元、周实、吴梅、黄节等。南社的机关刊物为《南社丛刻》,简称《南社》。发表社员的诗、古文、词创作。共出版22集。另有《白门悲秋集》、《南社小说集》。各分支组织也曾出版过刊物,如 《越社丛刊》、《南社湘集》等。南社文学以诗歌为主。辛亥革命前,主题多为批判清朝统治、谴责专制、呼唤民主,号召人们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斗争。风格慷慨豪壮。辛亥革命后,主题转为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斥责袁世凯称帝丑剧,抒发理想破灭的悲哀。风格低沉愤郁。有的甚至流为靡靡之音。在文学思想上,南社作家大都受当时国粹主义思潮影响,虽有要求光大民族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一面,但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与革新,吸收外来进步文化和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之间的关系。“五四”时期,不少人成为白话文运动的反对者。记述南社历史的著作有柳亚子所著的 《南社纪略》 (1940年); 杨天石、刘彦成的《南社》(1980年)、郑逸梅的《南社丛谈》1981年。

南社

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后期发展至千余人。于反清革命中起过积极作用,辛亥后成员政治上颇多分化。1909年成立于苏州,1923年停止活动。出版社员所作诗文词为《南社丛刻》二十二集。

南社

著名的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成立,由同盟会成员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发起。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活动中心在上海。以文学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民国初期,南社得到了顺利发展,在诗歌创作上影响很大。1910年至1923年将社员著作分文录、诗录和词录三部分,辑办《南社丛刻》,共22集。1917年出版有《南社小说集》。其主要作家有苏曼殊、马君武、周实、宁调元等。南社社员遍布于全国各地的许多报馆,总数达1180余人。其政治思想面貌趋于复杂,随着革命的发展,少数人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少人则投靠了北洋军阀和反动的政治派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1923年停止活动。同年5月,柳亚子、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8人组织新南社。其中邵力子和陈望道当时是共产党员。1924年出版了《新南社社刊》1期,采用白话文发表了沈玄庐、刘大白等人的著作。1940年柳亚子写了记述南社历史的著作《南社纪略》,后有杨天石、刘彦成所著《南社》和郑逸梅的《南社区谈》。

南社

近代进步文学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为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以民族气节相号召,鼓吹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大力提倡戏曲,小说、诗歌,以适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需要。早期社员二百余人,多为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增至一千多人,政治态度和思想面貌日趋复杂。随着革命的发展,内部逐渐分化,少数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多数人投靠北洋军阀和反动政治派系,遂于1923年停止活动。社员所作诗文词由社刊《南社丛刻》刊载,自1910年至1923年共出版二十二集。所作小说另衰为《南社小说集》一册。作品多体现反清宗旨,但有的流于感伤颓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