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原木楞堆在原木场内的配置。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方便原木卸车、出河、归楞、保管、运输、防火和及时供应车间生产用材。原木场区划又分为原木水上作业场区划、原木陆地楞场区划。原木水上作业场区划 包括停泊场(接纳、验收和暂时贮存的水域)、拆排场(把捆连在一起的原木拆散的水域)、送材场(原木水运到厂,尚未送进区分网之前,暂时停留或贮存所需水域)和区分网(对原木进行选材作业的水域)等的区划。原木陆地楞场区划 按下列条件区划:❶楞堆的宽度决定于原木的最大长度。楞垛长度根据归楞机械设备决定。❷楞堆最大高度取决于作业机械类型和原木长度。❸每个楞堆的一端应朝向常年道路。❹顺着楞堆的序列,即与楞堆长垂直的方向,设置防火通道。❺原木场境界应当与生产建筑物、生活建筑物和工人住宅区保持一定的距离。采用湿存法保管原木时,距离可适当减小。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