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螺旋结构模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双螺旋结构模型由华森-克里克于1953年为DNA二级结构提出的模型。根据此模型,DNA由两条反平行多核苷酸链按右手螺旋,平行地环绕一共同的轴而形成双螺旋。其中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位于双螺旋的外侧,嘌呤和嘧啶则位于双螺旋的内侧,与中心轴垂直,嘌呤和嘧啶之间以氢键相连而成碱基对。如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这两条链是互补的。螺旋直径为20埃,每旋一周有10对核苷酸,高度为34埃,每对核苷酸之间距离为3.4埃。此模型成功地说明了生物遗传现象的内在规律,是20世纪自然科学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