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俗称镜,照形整容之用。上古之镜, 即盛水的大陶盆,写作“监”。监字在甲骨文或金文中的字形,正象人临器皿俯视之状。因盆中之水在月光下可以照形,遂用以为镜。商初,帝王宫廷始做铜, 字由此加上了金字旁。 商代后期, 开始有片状铜镜,其正面磨光照形,镜背有弓形小钮和简单弦纹,制作较为粗拙。战国以后,铜镜开始盛行,其特点是形制轻巧,多圆形,也有方形。镜背饰以兽面纹、山字纹、花叶纹、龙凤纹等。秦汉时代,铜镜的铸造渐趋厚重,镜背除饰有各种花纹外,开始有了铭文,多通俗的吉祥用语,如“常相思,勿相忘,常富贵,乐未央” 等。此外,还出现了一种奇特的 “透光镜”,其外形与一般铜镜无异,但当日光或灯光照射镜面时,与镜面相对的墙上能映出镜背纹饰的影象。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又出现了规矩四神纹镜,镜面上还常有 “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 的铭文。唐代铜镜较厚重,铸造工艺逐渐精湛,出现了镀金、包金或嵌以金银丝等名贵宫廷用镜。镜面洁白光亮,有圆形、多边形、菱花形、葵瓣形、带柄手镜等各种式样,纹饰有花蝶、葡萄、鸟兽、神话故事以及打马球图等。宋代镜背纹饰以缠枝花草牡丹纹为主,镜上常附有制镜作坊的标记。元代的特点是双鱼纹镜较多。明清时代,镜背常有填漆或用漆作的画。明末开始出现了玻璃镜,清乾隆年间,玻璃镜开始由宫廷传入民间,清末民初,除少数边远地区仍以铜为镜外,玻璃镜已普及全国,并在宫廷陈设中占有重要位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