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君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君子❶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国语·鲁语上》:“君子务治,小人务力。”这里的君子指当时的统治阶级,小人指当时被统治的劳动人民。 君子Junzi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此概念在孔子以前的文献中早已存在。它有着双重含义:一是在位的即当权的贵族;一是指品德高尚的人。在孔子那里,君子则更多地作为“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的用词。君子有诸多的美德:“无终食以违仁”(《论语·里仁》)始终如一地坚守仁的美德;有 “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 “坦荡荡” ( 《述而》) 的情操; 有 “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 的风度; 有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 ( 《论语·为政》)的高尚境界。君子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不掩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君子求诸己”( 《论语·卫灵公》)君子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注意谋道,讲究正义,轻视利益,重志节、操守,一切富贵名利不能动其心,贫贱穷困不能移其志。此外,孔子把恭、宽、信、敏、惠、孟子把仁、义、礼、智四德概括为君子人格的标准。 君子古代对贵族的通称。《国语·鲁语上》:“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君子指当时的统治阶级,与当时指劳动人民的“小人”对称。春秋末年后,渐成为儒家对“有德者”的称谓。参见“小人”。 君子❶贵族统治者。《孟子·滕文公》:“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