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平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22 周平王?—前720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继幽王为东周第一代国王。前770—前720年在位。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后,他被申、鲁、许等国拥立于申 (今河南南阳北)。平王元年(前770),为避戎寇,迁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在晋、郑、虢等国夹辅下,勉强支持残局,史称东周。从此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东迁后45年 (即鲁隐公元年),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周平王?—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东周第一个君主。幽王子。其母申侯之女,先立为后,宜臼为太子。后来母子都被废,他便逃奔申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杀了幽王和太子伯服,申侯、鲁侯、许文公及郑武公等诸侯便在申地立宜臼为王。因他原本是太子,故称天王。当时镐京遭犬戎之乱,宫室破坏严重,犬戎又常来掳掠。为了躲避犬戎的侵扰,平王便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等护卫之下,东迁洛邑 (今洛阳)。洛邑在镐京以东,故史称东迁后的周朝为东周。幽王被杀时,形势很乱。申侯等既立平王于申,虢公翰又立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为王,因其不是嫡子,又立于携地,故称携王,这样就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平王十一年 (前260),晋文侯杀携王,周王朝复归统一。平王时,周室微弱,而秦、齐、晋、楚等诸侯强大起来,国政都由大诸侯国控制。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又以兵护送平王东迁,功劳很大。平王便把岐、丰之地赐给他。不久,秦人赶走犬戎,控制了这些地方,秦国开始强大起来。周王室的朝政,主要由晋、郑两国辅佐。平王名为天子,实际上他所控制的地区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他的行动受大诸侯国支配。平王即位前期,郑武公为卿士执政。武公死,郑庄公继承父职。后来,平王不愿让郑庄公专权,偶然也授政给西虢公。郑庄公知道了便来质问,平王只好矢口否认。于是郑庄公便要平王的儿子狐到郑国去作人质,庄公的儿子忽则到周王室作人质,史称“周郑交质”。由此可见,平王时王权是何等陵替! 姬宜臼在位五十一年,病卒。庙号平王,葬平丘 (今河南太康县金堆乡)。 周平王? —前720东周国王。 名宜臼或宜咎。幽王太子,申后生,曾被废。幽王被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后,公元前770年被申、鲁、许等国拥立于申。因镐京残破,又处犬戎兵力控制之下。后得秦护送,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史称东周。 周平王?—前720西周末东周初国君。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的太子。为申后所生。幽王初立时,以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遭到国人的反对。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以后,申侯(申后之父)极为不满,于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公元前770年,宜臼被各诸侯国拥立于申 (居今陕西和山西之间)。他鉴于镐京 (今西安市西南)残破,又常处于犬戎的威胁之下,遂由秦护送,东迁洛邑 (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此时,诸侯之间以强凌弱,宋、齐、晋、秦、楚等大国日臻兴盛。东周王室一蹶不振,出现了尾大不掉,“政由方伯”的局面。东周王室乃至周平王本身实际上已经成为几个大国竞相利用的政治工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