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哲蚌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哲蚌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在今西藏拉萨西郊5公里根培乌孜山南麓。明永乐十四年(1416 ),由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创建,并任第一任堪布。殿宇系藏式建筑,规模宏大。有183根雕刻精美立柱的大殿经堂,可容9000喇嘛诵经。寺西南角的甘丹颇章(宫),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 ),原为二、三、四、五世达赖住地。该寺最盛时,法定僧额7700人,至20世纪50年代,实已过万。与色拉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该寺为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因而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寺内有罗色林、果芒、德阳、阿巴四个扎仓(学院),并各有大殿、经堂和僧众。殿内收藏有经典、法器、供器、唐卡等各类文物。又有三座银裹灵塔和13座银塔。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蚌寺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5公里的更丕乌孜山坡上。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由宗喀巴的著名弟子绛央曲结创建。哲蚌寺主要由措钦大殿、四大扎仓、甘丹颇章几部分组成。措钦大殿为全寺的活动中心,其经堂规模宏大,面积近2000平方米,有立柱183根,雕刻精美,装饰讲究,雕梁画栋,帷幔交织,供奉的佛像造型生动。四大扎仓中罗赛林扎仓规模最大,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包括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内装饰豪华,不亚于措钦大殿。甘丹颇章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单元,为达赖二世到五世居住的地方,一度成为西藏地区政治权力的中心。哲蚌寺藏有大量经书、铜造像、唐卡。这座寺院僧人定额数达7700人,是西藏地区最大寺院,与色拉寺、甘丹寺合称西藏三大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蚌寺在拉萨市郊约8公里的根培乌孜山的南山坳里有一片白色的建筑群,远远望去,好像堆积在山坳里的一堆雪白的大米,因而叫做哲蚌寺,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积米寺,它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拉萨的三大寺院的首寺,1614年动工修建,寺名为白登哲蚌寺,绛央曲杰扎西巴簦为首任法台。 哲蚌寺藏传佛寺。在西藏拉萨市西北10里的更丕乌孜山下。明永乐十四年 (1416) 宗喀巴弟子嘉样曲结创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 (黄教) 拉萨三大寺之一。第二、三、四世达赖喇嘛均在此坐床。明嘉靖九年 (1530) 在寺内建甘丹颇章 (宫),掌管西藏地方政教大权。故历世达赖喇嘛都以该寺为母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堂众多,高低错落,构成雄伟的藏式寺院建筑群。大经堂宽敞壮观,雕梁画栋,装饰极为豪华精美,可容8000僧人同时诵经寺内原有7大扎仓 (经学院),后来合并为洛色林、果莽、德扬和鄂巴4大扎仓。最多时僧人近万。寺内收藏有大量佛教经典、历史文物、工艺美术珍品。哲蚌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蚌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西北更丕乌孜山坡上。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弟子嘉祥曲结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兴建。寺依山势构筑布局,殿宇建筑多为藏式,鳞次栉比,黄、白二色互映,占地约25万平方米。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第二、第三、第四世达赖喇嘛均曾在此。其灵塔在配殿内。措钦大殿(大经堂)藏书甚丰,有明理塘版《大藏经》,清康熙年木刻经文及金粉手抄《甘珠尔》全经等。殿内有183根雕刻精美的立柱,可容纳9000喇嘛同时诵经。帷幕和彩色绢轴画遮蔽着佛殿,唯留一小束光透过天窗直射佛像,象征“举世浑黑唯有佛光”。寺内原有七大扎仓(经学院),后合并为洛色林、果莽、德扬、鄂巴四大扎仓。西藏众多的名僧均曾在此学经。至今仍有僧众近万人,为喇嘛教最大的寺院。寺西南的噶丹颇章(极乐宫),犹一座严整华贵的古城堡,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为达赖起居之所。各主要殿堂均饰以鎏金宝顶、相轮、宝幢、八宝,华丽壮观。寺墙壁以白色为主调,远望如半山坳一大堆白米,故名“哲蚌寺”,藏语“哲蚌”意为“积米”,全称“吉祥米聚十方尊胜州”。寺周林木丰茂,环境清幽,为游览、避暑佳处。 哲蚌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拉萨三大寺中最大的一座。在拉萨市西北郊5公里处的半山坡上,北靠山,面向拉萨河。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由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弟子绛央却杰主持兴建。全寺分罗赛林、果芒、德央、阿巴4个扎仓(经学院),以及下属的29个康村,曾规定僧人名额为7700人,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主要建筑错钦大殿近2000平方米,可容9000僧众集体诵经。收藏有大量藏族古代史文献典籍,还有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给西藏领袖赐赠的佛像及文物。寺内西南部的甘丹颇章(宫)是达赖二世至五世的居处,历世达赖以此寺为母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蚌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拉萨三大寺之一。明永乐十四年(1416)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绛央却杰主持兴建。殿宇连接,规模宏大,层次错落有致, 具有藏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特色。全寺分罗赛林、果芒、德央、阿巴四个扎仓, 以及下属二十九个康村, 曾规定僧人名额为七千七百人, 是喇嘛教最大寺院。主要建筑错钦大殿近二千平方米,有明柱一百八十三根,可容九千僧众诵经,殿堂内挂有精美的织绣经幢、唐卡(卷轴画)。收藏有大量藏族古代历史文献典籍和明、清两代皇帝赐给西藏领袖人物的佛像、文物。寺西南部的甘丹颇章(宫)约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 为达赖二世至五世的居处。历世达赖都以此寺为母寺。 哲蚌寺中国古寺。藏传佛教格鲁派拉萨三大寺院的首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约10 km处的山坡上。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由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创建。寺内原有7大扎仓,后合并为4大扎仓。占地25 hm2。寺中建筑有措钦大殿、僧舍、经学院、宫殿(达赖2~5世居住的地方)。措钦大殿(大经堂)平面呈方形,3层。底层设柱183根。面积为1857.4 m2,可容9000个喇嘛诵经。屋顶中部高突部分为天窗,侧面采光。天窗下纵向柱较其他方向柱少8根,后3排24根柱高度加大。大经堂2层为藏经室,再上为释迦牟尼殿、弥勒殿。释迦牟尼殿为歇山顶,弥勒殿为4角盝顶式镏金铜瓦屋顶。大经堂后为佛殿。寺中僧舍周边设回廊,中间设天井。哲蚌寺现存4座经学院。最大的罗赛林扎仓由108根柱子建成,面积780余m2;阿巴扎仓的经堂由48根柱子建成,面积481 m2。寺内收藏有大量藏族古代历史文献和经籍,其中《甘珠尔》经文170余部。第二、三、四达赖喇嘛均在此坐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外饰面为白色,深红色女儿墙。层层沿山坡修建,为典型的藏式喇嘛教建筑。哲蚌寺为黄教六大寺之一。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