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明茅坤撰。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编辑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所写的总序。作者评选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其用意是溯源流以昭文统,明法度以示矩范,提倡文以载道。以八大家为宗,由此上溯,形成一个完整的古文系统。作者认为:文章本于六经,作文章要文道合一。古文之所以为古文,首先在于它能够阐发儒家的道。但文学家和古文家还并不等同。孔子弟子七十余人,而文学之科却独有子游、子夏两人。这除了“各有独禀”之外,根本上是儒学并不等于文学。所以自汉至唐,其中不乏“矫然龙骧”的佼佼者,但“六艺(经)之旨”,即作者所说的“道”,却“渐流失”。及至唐朝韩愈、柳宗元等崛起,为文“并寻六艺遗略”,才重新接续上了古文的坠绪。所以一个古文家的首要条件,必须是既精于文学,又擅长于经学。这样才符合孔子所说“旨远辞文”的标准。因此,作者着意精选出唐、宋八位作家的作品,以其为宗,由此而上溯西汉晁错、贾谊诸辈,再由此上溯至孔子师徒,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古文系统。它既不属于纯粹的经学,也不属于单纯的文学。而是旨远辞文、文道合一的专门古文之学。在说明了编选《文钞》的用意后,作者又对当时文坛的现状进行了评论,针对前七子论文宗秦汉、卑视唐、宋的做法,明确指出:古文“以道相盛衰”,而不是“与时相高下”同时还要看作者的才能和造诣。作者提出的这种观点,有其一定的意义,对前七子崇古卑今的思想,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