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汤灭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商汤,子姓,原名履,亦称大乙、高祖乙。灭夏后又称武汤、成汤、成唐,原为商族部落首领。汤与有莘氏通婚后,得陪嫁奴隶伊尹,伊尹有治国之才,被汤授以国政,为灭夏做准备。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是一位暴君,治国无道,国势日衰,诸侯多叛。汤遂乘机起兵,首先吞并了夏的一些小属国,继又攻克邻近的葛 (河南宁陵北)、韦 (河南滑县东)、顾(河南范县西南) 和昆吾 (河南濮阳东)等几个夏的盟国,使夏朝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以致商汤 “凡十 一次出征而无敌于天下”,国势日益强盛,随即又采纳伊尹策,停止对夏纳贡。于是夏桀兴师讨伐,商军既无后顾之忧,遂与夏军决战于鸣条之野,大败夏军。夏桀逃奔南巢 (今安徽巢县) 而死,夏亡。商王朝在亳 (今河南濮阳)正式建立。 商汤灭夏商族灭夏的事件。夏朝在第十四个国王孔甲统治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孔甲淫乱,激起奴隶、平民反抗和诸侯反叛,国势不断衰微。孔甲之后,三传至桀。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他广征民众,修筑琼宫、瑶台,生活奢侈腐朽,并残酷镇压奴隶和平民,阶级矛盾愈加激化。人民咒骂这个暴君,甚至愿与之一起灭亡。同时,各方国部落也更加离心离德,夏王朝内外交困。商汤趁机而起,开展灭夏战争。汤采取翦除夏桀羽翼、逐步削弱夏桀势力,最终取而代之的策略。首先灭掉葛(今河南宁陵),进而又攻灭韦(今河南滑县)、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濮阳),使夏失去了在黄河下游的3个重要支柱和东方屏障。夏桀为挽救危局,召集其属国在有仍(今山东济宁)会盟。结果有缗氏首先叛夏,会盟失败,桀更加孤立。商汤联合其他部落,出兵伐桀。双方会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桀战败,逃奔南巢(今安徽巢县)。汤乘胜西进,占领夏朝中心区域,定都于毫,正式建立商王朝,夏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