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道德评价的基本范畴,与恶对应。指符合一定道德要求的行为或事件;表示肯定和赞赏态度。善恶观念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各自的善恶观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需要作为善恶观念的客观内容。

道德评价的基本范畴之一,和“恶”相对。在《说文解字》中,“善”与“美”同义。善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之一,指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或有益于他人幸福的行为。在中国古代,善就已成为道德评价的最一般的标准,如在《易经·系辞》中就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说法。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强调“善”和“至善”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以知识和理念作为善恶标准。中世纪宗教伦理学把善看成上帝意志的表现,认识上帝就是至善。近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则以所谓“理念”、“理智”中引出善的观念。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家往往从人的自然本性或自然欲望中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善恶。在伦理思想史上,旧的伦理学家总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看待善恶,宣扬超阶级的永恒的善和恶。无产阶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出发来考察善的具体内容,认为善的内容是历史的,有阶级性的,没有超时代的超阶级的永恒的善。从根本上说,凡是对当时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促进作用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就是善的。无产阶级善恶观的内涵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善shan

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擅长于进行某种活动,相当于“善于”等。如:❶宋人有善为不龟(jun)手之药者。(《庄子·逍遥游》“善”句:宋国有一个善于配制防止手裂之药的人。)
❷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史记·留侯世家》“善”句:黥布是天下勇猛的大将,善于指挥打仗。)
❸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善”句:刘备有雄才大略,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 (二)用于动词前,表示态度的良善与友好,相当于“很好地”“好好地”等。如:
❹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左传·昭公十二年》“善”句:史官倚相快步走了过去,楚王说:“这是很好的史官,你要很好地对待他。”)
❺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论语·雍也》“善”句:季氏叫闵子骞做费地的长官。闵子骞〔对来人〕说道:“好好地替我推辞掉!若是再来找我的话,那我一定要住到汶水河边去了。”) (三)表示同意对方意见时的应对,相当于“好吧”等。如:
❻亮答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善”句:诸葛亮回答说:“……若真能象这样,霸业就可成功,汉朝天下也可复兴了。”刘备说:“好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