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地方病防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地方病防治

吉林省是全国地方病重病区之一,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以及鼠疫、布鲁氏菌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等六种地方病。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就开展了防治鼠疫和克山病等地方病工作。几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相继建立了地方病防治机构,形成了管理、防治、科研体系。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后,加强了对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全省粮食、卫生、商业、供销、水利、畜牧、农业、计划、科委、民政、物资、财政、城建、地质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控制和消灭地方病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地方病防治

河南省地方病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新中国成立前,碘缺乏病分布在全省76个县(市、区),现症病人数近30万;地氟病分布在107个县(市、区)的20 859个自然村(包括水源型和煤烟型),患者660万余人;大骨节病和克山病主要发生在豫西5个县,现有患者2万余例。全省地方病现患病人近700万,受威胁人口达6 000余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1956年成立了河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1973年成立省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1986年改名为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长期以来,地方病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商业、盐业、水利、地质、畜牧、医药、财政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成效明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