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大

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构成色法(物质现象)的基本原素。其基本属性是地坚、水湿、火热、风动,而天灾人祸,则在于四大的不调和。世界万物均由四大组成。佛教以此说明人生无常、不实、受苦。

四大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简称。1957年前后逐步形成,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都将它确认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它不利于安定团结,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修改宪法予以取消。现行宪法再未规定。

四大一

佛教名词。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俱舍论》卷一认为四大有实、假两种。实者,称四界或四大界,它造作一切色法,故称为“能造四大”。假者,指世间所称的地、水、火、风,为“所造四大”。佛教认为世界万物和人身均由四大构成,其多变不实,为苦。《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后世有“四大皆空”之说。(二)老子用语。指道、天、地、人。《老子》2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四大”

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起源和形成于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运动中。在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成为制造混乱、诬陷干部和群众的工具。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改后的宪法第54条规定,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取消宪法第54条中有关“四大”的规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