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地榆radix sanguisorbae

止血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养耕集》。又名酸赭。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炭用。主产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地。苦、酸, 寒。入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主治: ❶血痢肠黄经久不愈、血虚湿热者,与黄连、当归、阿胶、乌梅、诃子、木香配伍。
❷下焦湿热便血、血痢、尿血, 与槐花配伍。
❸烫火伤, 生地榆研末, 麻油调敷。
❹疮疡, 与金银花、蒲公英等配伍。牛、马15~60克; 猪、羊6~12克。为末或煎汤灌服;外用研末涂敷患处。血寒与疾病初起者慎用。本品含地榆甙Ⅰ、Ⅱ(ziyuglycoside Ⅰ、Ⅱ)、地榆皂甙A、B、E (sanguisorbin A、B、E)、鞣质和没食子酸。地榆粉外用对实验性烧烫伤有一定的疗效,尚能减少感染。地榆炭煎剂使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缩短。地榆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 及痢疾、大肠、伤寒、副伤寒、绿脓杆菌都有抑制作用, 对于某些致病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地榆

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的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便血痔血,血痢崩漏。便血、痔血,多与槐花、槐角相配;血痢多与黄连、木香相配;崩漏下血,多与蒲黄、生地、丹皮相配。
❷痈肿疮毒,水火烫伤。单味煎汤外洗,或单味研末外敷;对水火烫伤,可以本品为主,配大黄、冰片、白芷等制成膏剂涂,有减少渗出,促进愈合之效。大面积烧伤,不宜使用,以防所含水解型鞣质大量被吸收而对肝脏不利。

地榆garden burnet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inn. ,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茎有纵棱角。羽状复叶;基生叶较大,有长柄,茎生叶较小,近无柄;小叶4~10枚,稀14枚,矩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有锐锯齿缘;托叶叶状,抱茎。穗状花序;花两性;花萼4裂,花瓣状,紫红色;无花瓣;雄蕊4枚;雌蕊1枚,有细长的花柱。瘦果卵状四角形,褐色,包藏于狭翅状宿存花萼内。秋季采根供药用,收敛止血,清热凉血,治慢性腹泻、胃肠出血和月经过月、痔瘘等症;与黄连素合用,外敷烫伤。全草又作农药,对防治大豆蚜虫、棉蚜、红蜘蛛有效。种子含油约30%。

地榆

地榆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根粗壮。茎直立,分枝,有棱。基生叶丛生具长柄,茎生叶互生,近无柄。穗状花序顶生,花暗紫红色。果褐色。产青河、阿勒泰、布尔津、木垒、奇台、乌鲁木齐、塔城、新源等地。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的功能。药用根及根茎。主治崩漏、痔疮出血、泻痢、血痢、烧烫伤、小儿湿疹、面疮等病症。嫩叶可食,亦可代茶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