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地榆radix sanguisorbae止血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养耕集》。又名酸赭。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炭用。主产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地。苦、酸, 寒。入肝、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主治: ❶血痢肠黄经久不愈、血虚湿热者,与黄连、当归、阿胶、乌梅、诃子、木香配伍。 地榆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的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地榆garden burnet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inn. ,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茎有纵棱角。羽状复叶;基生叶较大,有长柄,茎生叶较小,近无柄;小叶4~10枚,稀14枚,矩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有锐锯齿缘;托叶叶状,抱茎。穗状花序;花两性;花萼4裂,花瓣状,紫红色;无花瓣;雄蕊4枚;雌蕊1枚,有细长的花柱。瘦果卵状四角形,褐色,包藏于狭翅状宿存花萼内。秋季采根供药用,收敛止血,清热凉血,治慢性腹泻、胃肠出血和月经过月、痔瘘等症;与黄连素合用,外敷烫伤。全草又作农药,对防治大豆蚜虫、棉蚜、红蜘蛛有效。种子含油约30%。 地榆 地榆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根粗壮。茎直立,分枝,有棱。基生叶丛生具长柄,茎生叶互生,近无柄。穗状花序顶生,花暗紫红色。果褐色。产青河、阿勒泰、布尔津、木垒、奇台、乌鲁木齐、塔城、新源等地。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的功能。药用根及根茎。主治崩漏、痔疮出血、泻痢、血痢、烧烫伤、小儿湿疹、面疮等病症。嫩叶可食,亦可代茶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