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坚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坚昆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史记》作鬲昆,后作“契骨”、“纥骨”、“结骨”等。原据今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勒泰一带,秦汉时受匈奴统治。汉将李陵降匈奴后,任右校王(或右贤王),管辖坚昆地区。公元前49年,匈奴郅支单于西征,曾降服坚昆、丁零、乌揭,并留都于坚昆。居民由坚昆、丁零及少数汉人融合而成。三国时,因匈奴已西迁,逐渐强大,有胜兵三万,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有文字(现称叶尼塞文)。在北魏末突厥兴起时,被称作契骨,为突厥部落之一,分布在辅水(即阿辅水,今叶尼塞河上游支流阿巴坎河)、剑水(又名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乌鲁克木河)之间,受突厥汗国统治。唐时改称黠戛斯。

坚昆

汉魏时西北游牧民族,又作鬲昆、隔昆,今柯尔克孜族先祖。据《史记》、《汉书》记载,两汉时期的坚昆人居住在乌孙(分布于今新疆北部)之北、康居(分布于今哈萨克斯坦)之东、乌揭(分布于乌孙西北)之西,地当今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公元前一世纪,坚昆曾被称雄于蒙古高原的匈奴统治;西汉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北匈奴从蒙古高原向西伯利亚进军时,曾征服叶尼塞河地区的坚昆人,并把其国都设在坚昆地区。坚昆人多次反抗匈奴的统治,并配合西汉政府,联合当时的丁零人、乌孙人和乌揭人,从南、北和西北方面进行夹击,迫使匈奴离开叶尼塞河地区,迁至今中亚一带。其间,一部分坚昆人亦迁至中亚和天山地区。据《三国志·魏志》记载,在匈奴之北有隔昆国,在康居西北有坚昆国。它们应是那一部分古柯尔克孜人西迁后形成的叶尼塞河流域和天山地区两个不同的部落。

坚昆

汉魏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又作鬲昆、隔昆。今柯尔克孜族之先祖。在叶尼塞河上游。汉初,臣属于匈奴。后与丁零联合,与匈奴作斗争。晋、南北朝时,作契骨、纥骨、结骨等,为鲜卑或高车、铁勒的一部。6世纪中叶,突厥兴起,又臣属于突厥。唐作黠戛斯,元作吉利吉思,清作布鲁特。

坚昆

亦称“鬲昆”、“隔昆”、“结骨”、“居勿”。古族名和国名。西汉初处匈奴北,受其统治。宣帝黄龙元年(前49),北匈奴郅支单子率兵进攻 “右地” (西边地),降服坚昆, 并在其境内设牙帐。居民由坚昆、丁零及少数汉人同化而成。昭帝、宣帝之际(前一世纪七十年代),乘匈奴势衰之机,脱离其统治,移住叶尼塞河上游。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有文字(现称叶尼塞文)。三国时, 因匈奴已西迁, 逐渐强大。在北魏末突厥兴起时,被称为契骨(坚昆音转),为突厥部落之一,分布在辅水(即阿辅水, 今叶尼塞河上游支流)、剑水(又名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乌鲁克穆河)之间,受突厥汗国的统治。唐时改称黠戛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