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东亚共荣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东亚共荣圈Dadongya gongrongqua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 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目标。在1931年提出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 和1938年提出的 “东亚新秩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40年7月, 日本确立武力南进方针,近卫文麿内阁制定的《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建立 “以皇国为核心, 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8月1 日,外相松冈洋右首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 一词。其范围为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 西到印度, 包括中国、朝鲜、东南亚和太平洋许多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本侵占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 (今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地,建立殖民统治。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与美国在太平洋的作战相配合, 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 使大东亚共荣圈彻底崩溃。 大东亚共荣圈Dadongya gongrongqua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称霸远东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目标。在1931年提出的“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和1938年提出的“东亚新秩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40年7月,日本确立武力南进方针,近卫文麿内阁制定的《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8月1日,外相松冈洋右首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其范围为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北部,西抵印度,包括中国、朝鲜、东南亚和太平洋许多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占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地,几乎达到原定的全部战略目标。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相互配合,最终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大东亚共荣圈彻底崩溃。 大东亚共荣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于1940年提出的侵略计划。鼓吹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把东亚和南亚各国结合起来,“共存共荣”,实质上是企图吞并整个东亚、南亚地区,将其置于日本的奴役之下。 大东亚共荣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奴役亚洲各国、建立殖民帝国的侵略计划。1940年8月近卫文麿内阁提出。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阿富汗等。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这一计划。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