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乘法与小乘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乘法与小乘法

清人郑燮以禅论文使用的术语。本义是“大乘的方法”与“小乘的方法”,由于中国佛教界普遍崇大乘教抑小乘教,所以又有“高明的方法”与“低劣的方法”之意。郑燮在《与江宾谷、江禹九书》中说:“文章有大乘法,有小乘法。……《五经》、《左》、《史》、《庄》、《骚》……韩、柳、欧、曾之文……所谓大乘法也。理明词畅,以达天地万物之情,国家得失兴废之故”,“六朝靡丽,徐、庾、江、鲍、任、沈,小乘法也。取青配紫,用七谐三,一字不合,一句不酬,拈断黄须,翻空二酉,究何与于圣贤天地之心,万物生民之命?”佛教中的大乘与小乘,在认识论,修行的方法与果位等方面都有区别,如大乘主张“普渡众生”,小乘只主张“自我解脱”,大乘如禅宗的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小乘的修行方法则比较繁琐,且证得的果位还不及大乘高,郑燮把“理明词畅,以达天地万物之情,国家得失兴废之故”的“易而有功”的创作方法叫作“大乘法”,把不问“圣贤天地之心,万物生民之命”而尺尺寸寸于声色格律、只管自娱的“劳而无谓”的创作方法称作“小乘法”,与佛教中“大乘法”与“小乘法”的涵义是相通的。郑氏以禅论文是受宋人以禅论诗的启发与明人以禅论文的影响,他把美与真、善相兼的作品同唯美的作品划为高下不同的两个层次,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