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人先生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人先生传三国魏阮籍著。借大人先生之言行,表达作者的政治立场和人生态度。讥讽礼法之士,非难儒术名教;向往“害无所避,利无所争”的先民社会,崇尚“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的独立人格。后收入《阮籍集》。 大人先生传三国魏阮籍著,为其晚年所作。据《晋书·阮籍传》,其曾游苏门山访隐士孙登,归而著《大人先生传》。文中借大人先生(即隐士孙登)的言行,表达作者自己崇尚自然反对名教的人生态度。认为君主制度是社会出现祸乱的根源,“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向往没有君臣之制的自然无为的社会。讥讽君子礼法之士如同“虱之处于裈之中”,自以为得意,“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主张返归自然,“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阴藏其气,阳发其精,害无所避,利无所争”。人生应该“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逍遥浮世,与造物同体,“不辟物而处”、“不以物为累”。收入《阮嗣宗集》,又见《全三国文》卷六十四。 《大人先生传》晋阮籍撰。这是一篇非常独特的文章。它在形式上以问答式的散赋为主,杂以骚赋体格与五言诗,变化诡奇,生动至极。在精神上则深受庄子的影响,其“大人先生”就是《庄子》中“真人”、“至人”的投影,具有自况的意义。文章大胆地批判了奴隶社会以来的统治制度,认为正是这种制度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欺愚诳拙,藏智自神。强者睽眠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在这个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这样的社会理想:“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在君为主宰、仁义为外衣的封建时代,出此奇音,已远非“勇气”二字所能褒扬的了。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批判是建立在道家“乌托邦”式的社会模式之上的,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一种倒退。这未免过于苛刻。以古喻今是古代文人鞭挞时事的常用的方式,在人命如草、朝不保夕的魏晋之际,这更是唯一的选择,这从“近者夏丧于商,周播之于刘……厥居未定,他人已有”的暗示中可以体会。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