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挑

清代科举举人录用制度之一。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廷臣屡言拣选举人选班壅滞,遂规定:凡举人参加会试三次以上而未中式者,即由礼部分省造册,咨送吏部由堂官过堂验看,然后请旨派王大臣共同挑选,每六年举行一次,称为“大挑”。先看形貌,面方体正,举止端凝,体貌欣长,骨骼精干者为合格;再察应对,言语详明,于时事吏治能述其梗概者,即挑取。其大挑名额,初为大省四十名,中省三十名,小省二十名。三十年 (1765年) 增加到大省一百八十名,中省一百二十名,小省七十六名。后来改为按登记人数挑取十分之五。嘉庆十三年 (1808年) 规定,挑选分若干班,每班二十人,挑取十二人入选。入选者又分为两等:一等三名,以知县用;二等九名,以学政、教谕用。

大挑

清代从举人中选官的一种制度。清制,举人经会试三科未录取,即由礼部分省造册,咨送吏部,钦派王大臣面试拣选,称“大挑”。始于乾隆十七年(1752),每六年举行一次,十取其五。选取者分为二等,一等取二人,以知县用,称“大挑知县”,二等取三人,以教职用,委以学正或教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