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平御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太平御览

工具书。宋人李昉(925—996)等编。一千卷。昉有《太平广记》已著录。此编系奉敕编成,编于太平兴国二年至八年(977—983)。初名《太平总类》,因专供宋太宗阅读,故改今名。书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子目,约五百万字。体例与《艺文类聚》相仿,征引浩博。所引古书达一千六百九十种(多已失传,今存者十之二三)。引书比较完整。除查找一般诗文外,还可作校勘、辑佚之用。有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影宋刊本,收入《四部丛刊三编》。一九六○年中华书局影印本。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四年印)、前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太平御览引得》(一九三五年印),可资检索。

076 太平御览

北宋类书,李昉等人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奉旨编写。本书在前代类书的基础上增删而成,全书约470万字,分天、时序、地、皇王、偏霸、皇宗、州郡、居处、封建、职官、兵、人事、逸民、宗亲、礼义、乐、文、学、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疾病、工艺、器物、杂物、舟、车、奉使、四夷、珍宝、布帛、资产、百谷、饮食、火、休征、咎征、神鬼、妖异、兽、羽族、鳞介、虫豸、木、竹、果、菜、香、药、百卉等55部,每部又分若干子目,凡5363类,类内又有附目63,凡5426类,每类征引有关资料。此书内容主要辑录自北齐《修文殿御览》、唐《艺文类聚》、《文思博要》。

《太平御览》taipingyulan

一部大型类书。宋代李昉等14人奉敕编撰。该书编辑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7~984),初名为《太平总类》,后因宋太宗为了夸耀自己好学,命每天进呈3卷来供他阅读,用1年时间把全书阅完,因而赐名为《太平御览》。
此书门类繁多,共分55部(即分55个大类),是根据《周易·系辞》的说法:“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来表示包罗万象。每部之下又分若干门,全书分4558门,每门之下又分许多细目。在子目下,引证古书的体例是:先写书名,次录原文,按时代先后编排,不加己见。所引古书多是经史百家之言,小说、杂书极少引用。一条中引自同一书资料的,都排列在一起,再引时标明“又曰”。该书引文体例,比其他类书更好,区分正文与附注,正文作大字,附注作双行小字,比较醒目。
该书共1000卷,计500万字。引用古书相当丰富,达2579种(一说1690种),然而这些古书大部分已失传,今存者不过十之二三。失传的古籍中有汉人传记百种,旧地方志200种,这些难得的珍贵资料,都在《太平御览》中保存下来,而且该书引文比较完整,大多是整篇整段的文字,从而使我们看到一些失传古书的概貌。由于《太平御览》保存大量的古书资料,对于后代的学术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如《御览》所收的农业专著《汜胜之书》,比现存的《农政全书》早几百年。崔鸣著的《十六国春秋》(现在的世传本是明人伪撰),是综述“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重要史料。据有人考证,它在北宋时就已经失传。而《太平御览》却保存了近500条,对于研究“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是极有价值的。
《太平御览》不仅可以校勘书籍,弥补某些历史事实,而且还可以查找成语典故的出处。例如“固若金汤”这一成语的来源,可见一二九卷“居处部二○、城上”:
《说苑》曰:金城郡,汉昭元始六年所置。应劭云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凡城皆称金,言其固也。墨子称金城汤池。
由于材料、门类繁多,要查找一条材料,很难判定是哪门哪类。有一本《太平御览引得》(原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可以使我们比较迅速地查到所需材料。

太平御览

宋代四大类书之一。北宋李昉奉太宗敕撰。一千卷。初名 《太平总类》、《太平编类》。因书将成时,日进呈太宗御览而诏令改名。亦简称《御览》。太宗日览三卷,一年内读完。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 (983)。在前代类书基础上修著增删而成,以引书繁富著称,其引征书目1690余种,实引征资料为2579种,今十之七八已佚。内容分天、时序、地、皇王、偏霸、皇亲、州郡、居处、封建、职官、兵、人事、逸民、宗亲、礼义、乐、文、学、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疾病、工艺、器物、杂物、舟、车、奉使、四吏、珍宝、布帛、资产、百谷、饮食、火、休征、咎征、神鬼、妖异、兽、羽族、鳞介、虫豸、木、竹、果、菜、香、药、百卉等55门。下分4558类。依时代先后排列,先列书名,再录原文。较前代类书完整、且注明出处,保存了大量古代佚书遗文。在宋代几经刊刻,明清亦有多种刻本。长期为历代宫廷教育所重视。

太平御览

初名《太平总类》,又称《太平类编》、《太平编类》。(宋)李昉等奉敕撰。10000卷,目录10卷。在前代类书基础上,修葺增删而成。分天、时序、地、皇王等55部,每部又分若干子目,凡5363类,类内又有附目63,共5426类。资料浩博珍奇可观,析类排比索一知百,引征文献注明书名。对校勘典籍、辑佚古书、考订名物等皆有价值。中华书局1960年据《四部丛刊》本影印。

太平御览

初名“太平总类”。类书名。宋李昉等编。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清阮元《仿宋刻太平御览》称其所引秦汉以来之书至1690余种。多为当今不可得之书。现有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太平御览

类书。1000卷。宋李昉等14人编撰。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李昉,扈蒙等奉太宗之命编撰,6年后编成,初名《太平总类》,经太宗阅后赐名《太平御览》。全书共55部,每部之下再分若干子目,总共4558个子目。此书引书甚多,内容十分丰富。卷首有从经史图书纲目列举引用之书1690余种,而杂书和古诗赋还没全部开列。但所引之书,不全是录自原书。每条引证都先写书名,次录原文,按时代先后排列,不加己见,条目比较清楚。世所传宋以前的书,可考见古籍佚文的,仅存六七种,即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李善《文选注》、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其中之一就是此书。明清学者多尚藉之以订史传。因所引之书大多今已亡佚,故借此保存了一些古书的本来面貌。因此,它虽然有分类繁杂失当等缺点,我们还是应重视这份文化遗产。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刊本,编入《四部丛刊》三编,1960年中华书局据影宋本缩印为近代较好版本。使用本书可用以下两种索引查找:
❶1934年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商务本。
❷1935年哈佛燕京学引得编纂处洪业编《太平御览引得》。

太平御览

一千卷。初名 《太平编类》,又称《太平总类》、《太平类编》。北宋李昉(925—996)、扈蒙等十四人,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奉宋太宗之命编撰。历经八年编成此书。据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所载:书成之后,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周读,故赐《太平御览》之名。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省)人。五代后汉乾祐年间考中进士。后归北宋。后汉时任秘书郎、右拾遗。后周时为记室、知制诰、翰林学士等。入北宋拜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李昉为人和厚多恕,好接宾客,与人和颜语温,为官小心循谨。为文慕白居易,浅近易晓。据《宋史》本传载: 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又奉敕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太平御览》全书约四百七十万字,分为天、时序、地、皇王、偏霸、皇宗、州郡、居处、封建、职官、兵、人事、逸民、宗亲、礼义、乐、文、学、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疾病、工艺、器物、杂物、舟、车、奉使、四夷、珍宝、布帛、资产、百谷、饮食、火、休征、咎征、神鬼、妖异、兽、羽族、鳞介、虫豸、木、竹、果、菜、香、药、百卉五十五部。部下又分五千三百六十三类,类内尚有附目六十三。每类征引的有关资料,主要辑录自北齐《修文殿御览》,唐《艺文类聚》、《文思博要》。三书现仅存《艺文类聚》,另两部皆佚。但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的古籍非常多。书前附宋人增编的《图书纲目》,称引经史图书一千六百九十种,杂书、词赋等尚且不计算在内。据近人马念祖考订、其引书为二千五百七十九种,但其中十之七八都已亡佚。所以此书尤显得特别的珍贵,为我们保存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资料。世所传宋以前的书,可考见古籍佚文的仅存六七种,如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刘孝标的 《世说新语注》,李善的 《文选注》,欧阳询的《艺文类聚》,徐坚的《初学记》,还有李昉的《太平御览》。明清的学者,多用于校勘、查找史实和诗文典故。书中所引资料,先列书名,后录原文。原文按时代先后排列,不加己见,条目清楚。一些古籍正文与注相连,不便分别。此书正文为大字,注文为双行小字,分别清楚。该书缺点是,所用资料,不少转抄自其他类书,未能核对原著,所以姓名颠舛,世代鲁鱼的情况也给读者带来麻烦。此书版本较多。有宋刊本,皕宋楼藏有此残本,后归日本静嘉堂文库。宋庆元五年(1199)四川刊本。明万历元年(1573)活字版印本。明万历年间倪炳校刊本,或称黄正色本。清嘉庆十一年(1806)吴门汪昌序活字版印本。日本安政二年(1855)江都喜多村氏学堂活字版印本。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四库全书》本。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宋刊本,收入《四部丛刊三编》。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四部丛刊三编》本。查阅此书,可利用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 《太平御览引得》。

《太平御览》

宋代类书。李等奉命编撰。始撰于977年,983年成书,历时6年。初名《太平总类》,后改名为《太平御览》。全书共1000卷,以天、地、人、事、物为序编成五大类,分55部,取《周易·系辞》“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示包罗万象、巨细无遗之意。部下分子目,共有4558个子目。此书资料详实,引书达1690余种。其通行版本有4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