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妃官名。皇帝妾的通称。佐皇后掌后宫政令。《旧唐书·职官志》: “妃3人。(正一品。〈周官〉 3夫人之位也。隋依周制,立3夫人。武德立4妃: 一贵妃,二淑妃,三德妃,四贤妃,位次后之下。玄宗以为后妃4星,其一正后,不宜更有4妃,乃改定3妃之位: 惠妃一、丽妃二、华妃三,下有6仪、美人、才人4等,共20人,以备内官之位也。)3妃佐后,坐而论妃礼者也。其于内,则无所不统,故不以一务名焉。” 妃秦朝以前以嘉偶曰妃。后世渐专指皇帝之妾及太子王侯之妻。《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说文解字注》: “妃本上下通称,后人以为贵称耳。”皇帝之妃,各朝名号繁多,称谓不一。如“皇贵妃”、“贵妃” 等。 妃古代女性配偶称为妃,周以前王后也称妃。后来用以为对皇帝的妾及太子、王、侯之妻的称呼。秦灭六国后,皇帝的妾称妃。《正字通·女部》:“古嫔御之贵,次于后者曰妃。” 南朝的刘宋,宫中设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开始有了贵妃之称。唐代的宫中也立贵妃,玄宗时杨贵妃甚为得宠 明宪宗时,册封万贵妃加 “皇” 字。明清皇妃排位的顺序是: 皇贵妃、贵妃、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