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字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字林

(晋)吕忱著。部目依《说文解字》,也分540部,收字12824个,为补《说文》漏略而作,为我国第二部字书,但唐以后渐佚。清任大椿有《字林考逸》8卷,从多种古籍中辑得部分部首和字条,使后世得以窥见《字林》概貌。辑本字条下,或注反切,或无注音,小字为任注辑出处,或为补充解释、辩证。清陶方琦又有《<字林考逸>补本》补辑80部首190个字。今存江苏书局1927年《字林考逸》与《补本》合印本。

字林

书名。晋吕忱撰。字书。部目依据《说文》,亦分五百四十部,收字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为补《说文》漏略而作。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明书科即以《说文》与《字林》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后亡佚。清任大椿有《字林考逸》八卷,陶方琦有《〈字林考逸〉补本》一卷。

字林

一卷。晋吕忱(生卒年不详)撰。吕忱字伯雍,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人,《韵集》作者吕静之兄。此《字林》一卷见于丛书《说郛》卷八十五,后收入《青照堂丛书》摘三编第四函。其所分部有五:分毫字辨,音同画异、音义异同、画同音异,一字数音。这“一字数音”条竟全用元黄公绍所撰《古今韵会》部次,显然不是出自晋人吕忱之手。按《说郛》元末陶宗仪编,早已亡佚,今所传者系近人据明抄本配齐,故而这《字林》一卷很可能是明人伪托。考《魏书·江式传》云: “延昌三年 (514)三月,或上表曰: ‘晋世义阳王典祠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也。’”而后《字林》卷数说法不一,《隋书·经籍志》谓七卷,《旧唐书·经籍志》谓十卷,《宋史·艺文志》谓五卷,皆非一卷,卷帙较为繁富。《唐六典》云:书学博士以石经、《说文》、《字林》教士,科举考试要考《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字林》的价值几与《说文》相等。《字林》大约亡佚于宋元之间,据李焘所述,南宋时传本已趋于散落,至元,戴侗《六书故》备载《说文》、《玉篇》、《类篇》诸书,唯独不及《字林》,显然《字林》已不传了。因此明代修《永乐大典》,于每韵每字之首胪列见存小学之书,略无遗漏,唯独不见 《字林》。既然如此,《说郛》何从采收 《字林》?其中一卷必为后人伪托无疑。唐封演《闻见记》卷二云:“晋有吕忱,更按群典搜求异字,复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字,诸部皆依《说文》; 《说文》所无者,是忱所益。” 由此可见,《说郛》之中的《字林》一卷,与吕忱原书面貌全非,毫不相干。清代治《字林》的学者,大都从辑佚入手,任大椿之 《字林考逸》最为善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