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致新颖的回族沐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别致新颖的回族沐浴分类:【风俗文化】 回族是一个非常喜爱清洁、讲究卫生的民族,有着良好的沐浴习惯,它的沐浴与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每当回族或其他民族要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入教时,必须先沐浴,然后请阿訇举行仪式,诵吟清真言,表示接受伊斯兰教信仰,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穆斯林。每天五次礼拜、每星期五(称主麻)的集体礼拜以及各宗教节日礼拜前,都要进行沐浴。除此之外,回族的青年男女在结婚之日要沐浴,穆斯林归真入葬前要进行“洗埋体”,也就是洗尸骸,使亡人净化身心,参加丧礼的人也要沐浴净衣。 回族穆斯林把小净称为沐,依次为洗手、漱口、呛鼻、洗脸、洗臂、摩头至双耳,最后洗脚。大净为浴,先按顺序作完小净后,再用吊罐盛水,挂在头顶由上而下,由右至左冲洗周身。按照教规,成年穆斯林一般每七天应大净一次,保持身体洁净。 回族穆斯林的沐浴工具比较特别而简单――汤瓶和吊罐。汤瓶形似高腰的水壶,有盖儿有手柄,有出水的嘴,不洁净的东西不易进入,一般由金属、搪瓷或陶瓷制成,使用起来方便卫生。由于回族认为洗过的水已不清洁,不能反复使用,因此,汤瓶除了礼拜时洗小净外,日常用来洗手洗脸,不用盆洗。早年凡卖食品的穆斯林,都摆着汤瓶供顾客饮食前洗手用。吊罐是穆斯林用来大净的工具,设在清真寺的浴室和一般回族的家里。质地以陶瓷和金属为主,腹大口小,两侧有穿绳悬挂的耳环,底部有一个漏水孔,用时,盛满水拔去孔中的塞子,水从孔中流出,污水从浴者脚下的水槽流走,这样既简便省水,又卫生清洁。回族穆斯林至今还保留着这种洗沐方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