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卫生
学生在学习时要符合卫生要求,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学习卫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❶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在课业学习方面,初中每天学习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高中不应超过9小时。每学1小时以后应休息10—20分钟,以缓和大脑神经的疲劳。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应睡足10小时,中学生每天应睡足9小时。每天平均分配学习量,做到循序渐进,要防止考试前突击复习开夜车现象。
❷培养正确的听讲、阅读和书写姿势,阅读和书写时的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大腿平放,两足着地,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写字。
❸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学习1小时后,应做眼睛保健操或闭目休息10—15分钟,以缓解眼肌疲劳紧张。阅读时光线应从左侧上前方射入,并要求强度均匀适中,应避免直线照射或光线太弱及光线太强。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35厘米。不宜在走路、乘车时看书,也不宜在强烈的日光或昏冷的日光下阅读。
❹克服不良的学习卫生习惯,如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书写字,用手到嘴边沾唾液翻书,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学习,用舌头舔不出水的钢笔尖,思考问题时用牙咬铅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