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宜兴紫砂瓜形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宜兴紫砂瓜形壶明。通高11.2厘米,口径3厘米。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藏。江苏宜兴紫砂陶是久负盛名的陶器品种。宋元时期开始生产,明代是紫砂陶的兴旺成熟期,清代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种陶器的原料是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精制后,精制成型,在1000℃以上的高温中烧成。明清两代紫砂艺人名家辈出,将紫砂器从日常用品引入陶器艺术品的领域。此壶做南瓜形,壶身分做十瓣瓜棱;壶盖作蒂形,佩青田石钮;一片卷曲的瓜叶为壶流;瓜藤的残梗为壶柄。瓜藤的丝纹和瓜叶的筋脉清晰可见。作品的构思独特,将生活中习见之物融汇于艺术创作,令人倍感亲切。壶壁刻诗:“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款为“鸣远”,下钤<陈鸣远>阳文方印一。陈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清康熙时人,是著名的紫砂艺人,活跃于康熙、雍正两代。其独到之处在于雕塑装饰,擅长制壶、杯、瓶、盆,其款识书法具有晋唐风格。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称鸣远为“一技之能,问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甚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