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寒cold-evil

六淫之一。阴胜于阳,为冬季主气。能侵害动物体表或直中脏腑的低气温、阴风、冷雨、寒霜、冰水、冻料等,称为“寒邪”,属外寒。动物体脏腑阳气特别是脾肾的阳气虚弱,功能衰退,寒从内生,甚至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则称内寒或虚寒。《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寒邪特性与致病特征:❶寒为阴邪,性阴冷,易伤阳气。寒邪束表,卫阳受损,证见恶寒、皮紧毛逆等;寒邪中里,直伤脾胃,证见肢体寒冷、下痢清谷、尿清长、吐清涎等。
❷寒性凝滞,易致血瘀而发生疼痛,如肢体和肚腹疼痛。
❸寒性收引,可郁闭腠理,阻遏卫阳,证见恶寒、发热、无汗等;也可牵引筋肉,收缩经脉,证见肢体拘急疼痛、脉紧等。常见寒证:外寒有表寒、寒伤脾胃等,内寒有中焦虚寒、肾阳不足等。

❶中医病因名词。寒是自然界寒冷的气候和环境状态。中医以此作病因之一种,又有外寒与内寒之分。外寒又称“寒邪”,属六淫之一。内寒是由机体阳气虚弱形成的一种病态。外寒、内寒在症状上有共同的特点,在发病过程中亦常互相影响。寒邪的特点是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收引,因此外寒袭表,使体表卫阳受束,出现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症。若寒邪直接侵犯脾胃,脾胃阳气受损,就会出现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形寒肢冷等症状。寒性凝滞,而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如痹证中的疼痛剧烈、固定不移者,称作寒痹。内寒不是由寒邪引起的,而是因脏腑阳气虚弱,产生一系列内寒的症状。例如畏寒喜暖、口泛清水、肢冷、面浮、胃脘冷痛、阳痿滑精、下利清谷、白带清稀等。治疗寒证宜用热药。
❷中药药性名词。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其性属寒,如黄连、石膏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