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少私寡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少私寡欲老子用语。语出《老子》19章:“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认为,有过多的欲望,追求过多的财富,是引起社会罪恶和使自己走向灭亡的原因,所以他主张减少私欲,恢复纯朴的生活。这也是实现无为政治的途径。《老子》3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他认为,五色十迷的外物,引起人的欲望冲动,使人心迷乱,从而损害了人的素朴的本性。因此他主张闭目塞听,以保护素朴的本性不受外物的诱惑而使之受到伤害。“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52章)。这种不受感官物欲干扰的本性,老子又称为“清静”,“清静为天下正”(45章)。老子的少私寡欲说,并非根本否认人有私欲,他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7章)。后来道教把“少私寡欲”改造成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