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尸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尸斑

死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因自身重力循血管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并透过皮肤所显示的紫红色斑痕。一般在死后2—4小时开始出现,如按压可退色,翻动尸体可使尸斑变动位置;12小时后进入扩散期,压时仅稍退色;24小时后为浸润期,压之不能退色,亦不能形成新尸斑。分布部位与尸体的姿势位置有关,出现的速度和强度与尸体血管内血量多少及是否保持流动状态有关。其颜色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理化性状的改变,通常呈紫红色到暗紫红色,窒息死后尤为显著;冻死者较鲜红;氰化物中毒者呈樱桃红色;一氧化碳中毒者最鲜红;氯酸钾中毒者呈暗褐色。尸斑的研究在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它是死亡确证之一;可据此估计死亡时间并为推测死亡时尸体位置姿态、有无伪装及变动提供依据;有时可对死亡原因和某些毒物中毒的可能性提供线索。

尸斑livor mortis

动物死亡后因血液重新分配和性状改变而在尸体上出现的暗红色斑。动物死后,由于动脉收缩,大量血液转移至静脉系统内。在血液凝固以前,血液因重力作用而流至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内,使该部组织呈暗红色,称为坠积性充血。此后,红细胞崩解,血红蛋白溶解于血浆内,并通过血管壁向周围组织浸润,使心、血管内膜及周围组织染成褐红色,称为血液渗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