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崔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0 崔寔?—170

东汉政论家。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桓帝时任仪郎,迁大将军梁冀司马,历任五原太守、辽东太守,后召任为尚书。曾与诸儒博士其杂定《五经》,教民纺织,反对俗儒,言必称尧舜;重视生产,著《四民月令》,叙述各种农作物种植的时令和方法。所著《政论》,“言当世理乱”,贬豪强地主,讥官吏贪婪,对东汉末社会黑暗情形的揭露,“指切时要,言辩而确”。提出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的观点,认为教化和刑罚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主张明法度、劝农桑、去末业、抑兼并,仿效汉武帝移民政策,垦荒生产。建宁中病卒。

崔寔?—170

字子真(又名台),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政论家。主要著作《政论》,是一部“指切时要,言辨而确”(《汉书·崔寔列传》)的政论文集。还著有《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的情况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全文载于《全后汉文》),涉及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一,主张重赏深罚、德教兴平。他在其著作中大胆地抨击了当时“政令垢玩,上下怠懈,风俗凋敝,人庶巧伪”(《政论》)的种种社会弊端。主张以严刑治乱,重赏兴平。他说:“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 德教者,兴平之梁肉也”(《政论》)。他同情人民疾苦,极力反对王公贵族富商豪民兼并土地“荒耽嗜欲”,主张“德民”“教民”。其二,主张平衡人口与土地,合理分布人口。崔寔认为当时人口分布不均衡,使人少地广之处,土地得不到开发,而人多地少之处,则人力又遭浪费。应平衡 “宽乡”、“狭乡”的人口分布。他说: “今青、徐、兖、冀,人稠土狭,不足相供。而三辅左右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人稀,厥田宜稼”。提出:“徙贫人不能自业者于宽地,此亦开草辟土,振人之术也。”(《通典·食货·田制》)。主张以移民的方法平衡人口分布。

崔寔?—约170

东汉政论家、思想家。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少沉静,好典籍。父卒,隐居墓侧。以至孝独行之士,被郡举为官。曾为五原太守,时五原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寔为作纺绩织饪竦缊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官至尚书,称疾归。为政清廉,卒后家徒四壁,无以殡敛。著《政论》5卷,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认为“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世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政论》,据严可均辑《全后汉文》)。抨击当时“政令垢玩,上下怠懈,风俗凋敝,人庶巧伪”(同上)。重视社会风俗,“夫风俗者,国之脉诊也,年谷如其肥肤,肥肤虽和,而脉诊不和,诚未足为休”。(同上)主张“洗濯民心,湔浣浮俗”。强调将儒家的“德教”与“刑罚”并用,“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梁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梁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政论》)。主张厚俸养廉。他说,“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犹如“渴马守水,饿犬护肉,欲其不贪很难。应该“重其禄以防其贪欲,使之取足于奉,不与百姓争利”。(同上)著作除《政论》外,还有《四民月令》。

崔寔?——170?

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东汉涿郡安平(今河北)人。“少沈静,好典籍。”(《后汉书·崔寔列传》)“明于政体,吏才有馀。”官至尚书。抨击时事,著有《政论》(《隋书·经籍志》著录五卷,今存一卷,系清严可均辑本),“指切时要,言辩而确”。重视生产知识,著述《四民月令》,记载农作物种植方法,流传至今。他历位边郡,关心国计民生。但度用贫乏,死后“家徒四壁立,无所殡敛。”其《四民月令》引载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