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工艺概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工艺概述壮族的工艺制造,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品种内容。早在新石器时期,壮族先民就制作出了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陶器,并已初步掌握了在器物上装饰各种图纹的技艺。秦汉间,制陶工艺则由早期的日用品扩展至陶房、陶俑等艺术品的生产。瓷器也是壮族地区较发达的手工艺业,战国时期已生产出胎质细腻、施釉晶莹的青瓷。至唐代,各类瓷窑已遍及整个壮族地区。宋以后,瓷器产品除釉色有青、窑变、玳瑁兔毫、红等外,青白釉、印花、刻花、贴花等新的装饰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产品开始经广州远销海外。清代,壮族地区还增添了泥兴陶等新品种。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壮族先民就对石质(尤其是玉石)产生了审美兴趣,这 一时期的石铲、玉石铲等已反映出较高的工艺水平。西周以后,以玉石器作人体饰物已非常普遍。进入汉代,出现包括翠青、翠绿、青灰、褐红等玉色和镯、环、钏等佩饰物,乃至杯、印章、动物雕塑等艺术品。与此同时,玛瑙、滑石、玻璃工艺也开始受到重视,并出现了大量的佩饰、生活用品和观赏制品,制作技艺已相当娴熟高超。从所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石范看,壮族先民这时已开创了自己的铜器冶铸业,并在汉代掌握了鎏金技术。在此后 一千多年中,壮族先民创造了大量的铸铜工艺品,其中汉代扶桑灯、凤凰灯、铜棺等都是这方面的精品。尤其是铜鼓,更壮族先民冶铸铜器的智惠和技艺的代表作。目前仅在广西各地就发现了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铜鼓六百多面,其造型体制之雄浑,装饰图纹之复杂,铸造工艺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